散文|易丽君:在波兰文学译林中传道授业解惑的人( 二 )


游走在翻译舒适区外
《带马嚼子的静物画》是易丽君翻译的又一波兰文学力作 , 被纳入广东花城出版社的“蓝色东欧”译丛项目 。
“波兰作家兹比格涅夫·赫贝特的散文《带马嚼子的静物画》在‘蓝色东欧’系列里的难度系数是特别高的 。 这本书太难了 , 它涉及欧洲美术史 , 主要讲荷兰的绘画 。 ”高兴也是“蓝色东欧”的主编 , 他认为 , 兹比格涅夫·赫贝特的诗歌和散文随笔风格不太一样 , 其诗歌叙述性较强 , 只要把握那种基调 , 翻译工作是比较好进行的 , 而散文随笔却不一样 。
“兹比格涅夫·赫贝特是一个博学的人 , 他在散文写作中喜欢‘掉书袋’ , 这类作品的理解难度可能比学术论文还要高 。 所以不是光懂波兰文就能翻译他的散文 , 还需要有深厚的波兰文化、历史积累 , 并且具备出色的语言能力 。 ”高兴表示 , 在拿到赫贝特《带马嚼子的静物画》选题时 , 寻找能与之匹配的译者是一个难题 , “所要求的语言能力是指可以把握和理解波兰文中的精神 , 然后传达过来落实到汉语中 , 达到一种精妙的平衡 , 以体现出原著的神韵来 。 ”
易丽君本科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 , 又被公派到波兰的华沙大学留学 , 一生深爱文学 。 在高兴眼中 , 易丽君是翻译赫贝特散文的最佳人选 。 “易老师那时年事已高 , 我们不敢轻易打扰 , 但最后还是向她提出了 。 易老师则表示 , 她从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翻译赫贝特的诗歌 , 很清楚这位作家的分量 , 现在要翻译散文 , 她说再难也愿意尝试一下 。 ”高兴说 , 通过这件事 , 从易丽君身上看到的是一种不断挑战自己、逃离翻译“舒适区”的精神 。
将波兰文学的种子传到岭南
除翻译文学作品外 , 易丽君还承担北京外国语大学东欧语系(今欧洲语言文化学院)的教学和文学研究工作 , 并在2000年她即将退休的时候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 。 易丽君是国内第一位波兰语博士生导师 。
她一共培养了三位波兰语博士生 , 现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西方语言文化学院副院长、波兰语系系主任茅银辉教授是易丽君的关门弟子 。
“她给本科生上课 , 特别重视学生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 大一时 , 一上课就跟我们直接用波兰语对话 。 面对她这种风格 , 我们有一定的压力 , 需要做很多课前准备才能从容应对 。 ”茅银辉回忆 , 易丽君特立独行的教学风格给自己留下了深刻印象 , 也为她打下了很好的波兰语语言基础 。 对文学感兴趣的茅银辉 , 硕士研究生毕业后顺利进入易丽君门下 , 继续攻读博士研究生 。
随着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推进 , 像波兰语这样的丝路沿线国家非通用语种得到了井喷式的发展 。 2013年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开设波兰语系 , 茅银辉通过人才引进计划来到这里 。
“易丽君教授对广外波兰语系一直关爱有加 , 还曾戏称广外波兰语专业是自己衣钵在岭南的传承 。 ”茅银辉介绍 , 2016年11月 , 年逾八旬的易丽君欣然受邀来到广外 , 为波兰语学子们做主题讲座:“当时她的思维非常清晰 , 不像80多岁的老人 , 基本上都是脱稿讲的 , 把波兰文学的历史精简集中在一个半小时里 , 娓娓道来 。 ”
近年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波兰语系的规模不断壮大 , 一批学生开始走上这条并不轻松的文学翻译之路 。 茅银辉认为 , 这也是导师精神在岭南的一种传承 。
一代代学子的精神导师
“和她最后一次视频是大年三十的下午 , 那天她已经出院回到家里 , 精神看着蛮好 。 大年初一她没有直接跟我视频 , 保姆说她有点累 。 ”2月7日下午 , 易丽君在京离世 。 茅银辉很伤感地谈到 , 近两年来受疫情阻隔 , 她一直未能回京与导师相聚 , 这给她留下了无法弥补的遗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