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杨柳青木版年画传承和与时俱进创新丰富年画市场、传播新时代精神

——新年画创作势头正在逐步兴起
5集人文纪录片《过年的画》于近日在央视播放后 , 唤起人们情感记忆 , 点燃了“纸上乡愁” , 也是人们去天津杨柳青镇欣赏、购买杨柳青木版年画的催化剂 。 杨柳青木版年画传承如何?杨柳青木版年画与时俱进创新作品又怎样?杨柳青木版年画民间艺人所制作品走向是个什么状态?昨天 , 采访人员走进杨柳青镇明清街年画店采访画店经营者即民间艺人 , 采访非遗研究专家以及西青区相关部门负责人 。
年画已成为地方特色礼品
传承|杨柳青木版年画传承和与时俱进创新丰富年画市场、传播新时代精神
文章图片

传承|杨柳青木版年画传承和与时俱进创新丰富年画市场、传播新时代精神
文章图片

“杨柳青木版年画创立了鲜明活泼、喜气吉祥、富有感人题材的独特风格 。 在中国版画史上 , 杨柳青年画与南方著名的苏州桃花坞年画并称‘南桃北柳’ 。 ”非遗研究专家、天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教授马知遥兴奋不已地向采访人员介绍道:“杨柳青木版年画是中国年画艺术的代表 , 在中国民间文化和天津文化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 杨柳青木版年画内容丰富 , 至目前 , 杨柳青木版年画保存的画样有几千种之多 。 ”
杨柳青木版年画制作时 , 先用木版雕出画面线纹 , 然后用墨印在上面 , 套过两次单色版后 , 再以彩笔填绘 。 既有版味、木味 , 又有手绘的色彩斑斓与工艺性 , 因此 , 民间艺术的韵味浓郁 。 杨柳青木版年画据传约始于明朝万历年间 , 画店为戴莲增、齐健隆两家 , 他们最初可能都是画工 , 以人名代店名 。 杨柳青木版年画生产盛于清代中叶 , 发展成以杨柳青镇为中心 , 还包括南乡三十二村庄都印制年画 。 在当时 , 到处呈现着一幅“家家会点染 , 户户善丹青”的热闹景象 。 传承至今 , 杨柳青木版年画已有四百余年的历史 。 其题材广泛、内容丰富 , 以反映历史故事、时事风俗、现实生活见长 , 有历史的“活化石”和“民间大百科全书”之称 。 在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传承|杨柳青木版年画传承和与时俱进创新丰富年画市场、传播新时代精神
文章图片

西青区文化和旅游局年画研究室负责人胡国平告诉采访人员 , 时代在进步 , 现在 , 人们把年画当成了一种文化礼品、一种地方特产、一种艺术品了 , 销售形式由原来的集市逐渐改变成线上、线下相结合销售渠道 , 销售时段为一年四季 。 很多年画艺人主要在线上销售作品 , 并向大家普及年画知识、技能等 。 一部分年画艺人已在不同材质上创作作品 , 比如瓷器、棉布、扇面等 , 生产出了很多种类衍生品 , 丰富了群众的业余生活 。 随着技术发展 , 也产生了“数字年画” , 即用年画元素在电脑上设计、印制 。 此外 , 年画艺人王琳杰创作出了以“抗疫”为题材的年画 , 并赠送给西青区医院支援武汉“抗疫一线”的28名医务人员 。
“航天”进入当代年画
传承|杨柳青木版年画传承和与时俱进创新丰富年画市场、传播新时代精神
文章图片

【传承|杨柳青木版年画传承和与时俱进创新丰富年画市场、传播新时代精神】采访人员走进丹青雅韵年画店时 , 看见40多岁的石彦敏正在粘板上手绘“航天年画” , 屏气凝神 , 仿佛进入了画中 。 她自幼酷爱绘画艺术 , 掌握多种绘画技法 , 现在主要从事杨柳青木版年画的绘制 , 也是这家年画店的经营者 。 她是杨柳青木版年画代表性传承人 , 彩绘师承冯庆钜(国家级传承人)、李美艳等名师 , 木刻师承王文达(国家级传承人)、张学悌等多位老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