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展|惠斯勒笔下的“白衣女子”:唯美、爱情与生活( 二 )


画展|惠斯勒笔下的“白衣女子”:唯美、爱情与生活
文章图片
委拉斯开兹《镜前的维纳斯(The Rokeby Venus)》
画展|惠斯勒笔下的“白衣女子”:唯美、爱情与生活
文章图片
惠斯勒,《白色交响曲3号(Symphony in White, No. 3)》,1865-1867年
画展|惠斯勒笔下的“白衣女子”:唯美、爱情与生活
文章图片
惠斯勒,《紫色和玫瑰色:带有六字款识的青花瓷(Purple and Rose- The Lange Leizen of the Six Marks)》,1864年
在一个未完成的场景中,惠斯勒在工作室里看着赤身裸体的希弗南 。此外,他还展示了她睡着的样子 。画面中希弗南身穿和服,周围是闪闪发光的中国瓷器,惠斯勒把她想象成了一个从“浮世绘”里走出的女子 。惠斯勒的母亲,即画作《母亲的画像》中的那位,敦促他对希弗南作出诚实的决定 。惠斯勒的反应不是结婚,而是立下遗嘱,将一切都留给她 。
画展|惠斯勒笔下的“白衣女子”:唯美、爱情与生活
文章图片
库尔贝《美丽的爱尔兰女孩乔(Jo, the Beautiful Irish Girl)》
画展|惠斯勒笔下的“白衣女子”:唯美、爱情与生活
文章图片
古斯塔夫·克里姆特受惠斯勒启发而作的《赫米内·盖莉娅肖像(Portrait of Hermine Gallia)》,1904年
画展|惠斯勒笔下的“白衣女子”:唯美、爱情与生活
文章图片
弗雷德里克·沃克受惠斯勒启发而作的《白衣女人》,1871年,纸本水粉画
事实上,展览无处不在地展示了希弗南从未被物化,从未成为艺术家的猎物 。这是一个令人惊讶的温柔的爱情故事,它也带来了艺术中最具革命性的时刻之一,生活的本质令虚伪和矫饰被一扫而空 。
展览将展至5月22日 。
(本文编译自《卫报》,作者乔纳森·琼斯系艺术评论家 。)
责任编辑:陆林汉
校对:张亮亮
澎湃新闻报料:4009-20-4009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_本文原题是:惠斯勒笔下的“白衣女子”:唯美、爱情与生活)
【画展|惠斯勒笔下的“白衣女子”:唯美、爱情与生活】(责任编辑:林雨晴_NBJS17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