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勒|一场童话之夜,泽姆林斯基的《小美人鱼》“游”到上海

奥地利作曲家泽姆林斯基与马勒渊源很深 。 他根据安徒生童话《海的女儿》创作的交响诗《小美人鱼》 , 长约40分钟 , 配器极为繁复华丽 , 充满了故事性和画面感 。 然而 , 这部晚期浪漫主义的杰作却经常被忽视 , 相比马勒的大名 , 知道泽姆林斯基的人也少得多 。
2月26日晚 , 在指挥家洪毅全和上海交响乐团的演绎下 , 泽姆林斯基的《小美人鱼》“游”到上海 , 完成在国内鲜有的亮相 。
当晚一同登台的还有马勒的交响诗《死之祭》、柴可夫斯基为大提琴与乐队所作的《洛可可主题变奏曲》 , 马勒被誉为“成人童话作曲家” , 柴可夫斯基也是一位童心烂漫的作曲大师 , 也因此有乐评人称 , “这是一场童话之夜 。 ”
马勒|一场童话之夜,泽姆林斯基的《小美人鱼》“游”到上海
文章图片

马勒|一场童话之夜,泽姆林斯基的《小美人鱼》“游”到上海
文章图片

演出现场
一位作曲家的伤心“自传”
出生于维也纳 , 泽姆林斯基3岁开始上钢琴课 , 13岁进入维也纳音乐学院 , 随罗伯特·富克斯学习和声和对位法 , 随布鲁克纳学习作曲 。
因为获得勃拉姆斯青睐 , 泽姆林斯基顺利开展了作曲家、指挥家的生涯 , 后来还和勋伯格结识并成为后者的作曲老师 。 不过 , 泽姆林斯基的晚年很不幸 。 1938年 , 他流亡到美国 , 与勋伯格不同 , 他没能在美国得到任何支持 , 1942年在无人问津中死去 , 享年71岁 。
泽姆林斯基以器乐创作开始作曲生涯 , 但很快把注意力转向声乐 。 他的主要作品包括8部歌剧 , 《佛罗伦萨悲剧》和《侏儒》最为著名 , 都改编自王尔德的作品 。 他最著名的作品是《抒情交响曲》,一部以马勒的《大地之歌》为蓝本 , 以泰戈尔的诗歌为歌词的交响声乐套曲 。
泽姆林斯基是马勒音乐的热情支持者和诠释者 , 但两人之间的直接联系却来自阿尔玛·辛德勒 , 这位“维也纳最美丽的女人”曾向泽姆林斯基学习作曲 , 但后来嫁给了马勒 。
1900年 , 泽姆林斯基被阿尔玛吸引 , 但由于外表而遭拒绝(泽姆林斯基的身材和舒伯特一样矮小) 。 被不幸的恋爱打击 , 泽姆林斯基开始创作一首以安徒生的童话故事为蓝本的交响幻想曲 , 并在1903年完成 , 由作曲家指挥在维也纳首演 。
作品获得了热烈掌声 , 但泽姆林斯基对它失去了兴趣 , 没有同意出版 。 他把最后一个乐章的手稿送给了维也纳的朋友 , 又把剩下部分带到美国 , 结果在他死后引起了对该作品状况的许多误解 。 直到1984年 , 《小美人鱼》才恢复上演 , 从此成为他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
象征小美人鱼的独奏小提琴 , 徜徉在乐队构筑的海底世界 。 作品的第一乐章描述了小美人鱼在大海中的生活、海上风暴和拯救王子的过程;第二乐章更像是对小美人鱼的内心进行探索;第三乐章戏剧性地表现了故事的高潮:小美人鱼在大海中结束了生命 , 化成泡沫随风逝去……
“泽姆连斯基就像在讲自己的故事 。 他爱阿尔玛 , 但阿尔玛不爱他 , 爱马勒 。 阿尔玛决定跟马勒走时 , 他被伤透了心 , 觉得自己和小美人鱼一模一样 。 ”
马勒|一场童话之夜,泽姆林斯基的《小美人鱼》“游”到上海
文章图片

排练时的洪毅全
洪毅全形容 , 从乐手到指挥 , 这都是一部高难度作品 , “他写的每个音都很饱满 , 每个声部都在吹、都在拉 , 有时候可能听不到旋律 , 所以指挥家的耳朵要非常敏感 , 要掌握不同声部的平衡 , 而且必须非常了解故事 , 要按照故事的发展来指挥音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