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馆|艺术与乡建|种植大棚何以“变身”美术馆( 二 )


美术馆|艺术与乡建|种植大棚何以“变身”美术馆
本文图片

穆杰团队作品《太湖石》
走出大棚 , 在更广袤的田野上 , 张一戈、陈伟朝团队带来的《PopUp 101——绽放101》在风中飘摇 , 也是一件为展览量身打造的作品 。 作品使用渔网线、防虫网等来自乡村的原始材料 , 邀请乡村志愿者徒手搭建 , 构筑自然质朴田间生活场景 , 也是一次公共艺术后物时代的探索 。 张一戈毕业于德国包豪斯大学 , 其教育不认为包豪斯是一种特定风格 , 而是一种用设计洞悉社会变化、回应社会需求的精神 。 包豪斯在战后重建的需求中 , 平衡着工业生产和手工工艺之美 。
美术馆|艺术与乡建|种植大棚何以“变身”美术馆
本文图片

张一戈、陈伟朝与志愿者带来的《PopUp 101——绽放101》 。
美术馆|艺术与乡建|种植大棚何以“变身”美术馆
本文图片

村民参与作品搭建
美术馆|艺术与乡建|种植大棚何以“变身”美术馆
本文图片

《PopUp 101——绽放101》 , 构建过程
产自乡村的艺术品
除了大型的装置作品 , 展览还呈现了不少乡村建设的实践案例 , 包括了崇明乡聚实验田、浙江省三门县横渡美术馆、富安乡村美术馆 , 以及湖南溆浦北斗溪坪溪、浙江丽水松阳县吴弄村等地的民宿设计等 。 虽然面向不同 , 却均传达了建筑改造与村庄风貌呼应、乡土建造策略和当代的生活体验等艺术介入乡村、发掘乡村魅力的理念 。
美术馆|艺术与乡建|种植大棚何以“变身”美术馆
本文图片

展览现场
一些源自乡村、可以转化为产品的艺术作品也在大棚内展出 , 如章莉莉的《“百鸟林”非遗公共艺术装置》 , 其作品还原染坊中布条垂挂的场景 , 聚集了贵州丹寨蜡染、苗族百鸟衣、四川阿坝羌绣等图案纹样 , 讲述中国染织绣的非遗技艺之美 。 赵蕾的作品《搪瓷年代》 , 回望民众日常的生活符号和工业生产的时代印记 , “物”的见证管窥了时代的留痕 , 勾连了历史线轴的过去、当下与未来生活的可能性 。
美术馆|艺术与乡建|种植大棚何以“变身”美术馆
本文图片

展览现场 , 章莉莉作品《“百鸟林”非遗公共艺术装置》
展览中还有一件由老物件构成的特别作品——《皮箱里的回忆》 , 其创作者陆燕青是南桥镇大学生村官 , 她是土生土长的江海村人 , 除了外出求学 , 大部分时间生活在村中 。 她的作品载体“皮箱”是母亲的嫁妆 。 她的母亲自九十年代从邻村嫁到江海村 , 为人母后 , 皮箱装的都是孩子的衣服 。 “里面的衣服是我小时候的 , 有奶奶和外婆织的、妈妈绣的、爸爸买的、哥哥姐姐穿过的……这些封存的物品 , 构成了童年的回忆 。 ”陆燕青说 。 也正是这份美好的回忆 , 使她在大学毕业后选择回到故土 , 投身于家乡的建设 。 村中的墙绘就出自她的手笔 。
美术馆|艺术与乡建|种植大棚何以“变身”美术馆
本文图片

南桥镇大学生村官陆燕青《皮箱里的回忆》 。
美术馆|艺术与乡建|种植大棚何以“变身”美术馆
本文图片

陆燕青(左一)与学生时代在上海美院带她毕业设计的老师穆杰(左二 , 其作品《太湖石》参展)分享自己的创作由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