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的功效与作用,中药法半夏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半夏的功效与作用
1、镇咳:半夏中生物碱能抑制咳嗽中枢产生镇咳作用 。生半夏、姜半夏和法半夏的煎剂静脉注射,对猫碘液注入胸腔或电刺激喉上神经所致的咳嗽均具有明显的镇咳作用,0.6g/kg的镇咳作用接近可待因1mg/kg 。
2、祛痰:大鼠腹腔注射半夏水煎剂可明显抑制毛果芸香碱对唾液的分泌作用 。以生半夏和清半夏的乙醇提取物给小鼠灌胃 , 用酚红法测得清半夏的乙醇提取物有一定的祛痰作用 , 而生半夏未见明显作用 。邹积隆等研究表明半夏贮存时间越长,祛痰作用越强 。

半夏的功效与作用,中药法半夏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文章插图
中药法半夏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法半夏辛温有毒,归脾胃肺经,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清痞消结作用 。法半夏可以跟瓜蒌、黄芩、胆南星配合使用 。本品可以止呕吐,适用于各种原因导致呕吐,尤其适用于胃寒呕吐 。法半夏可以治疗痰浊内阻导致的失眠 。
制半夏陈皮茯苓炙甘草的功效和作用?此药物是属于中医名方二陈汤的组成方药,这个药方是属于治疗痰症的通用之剂,有清气化痰的作用,临床上使用的频率是非常的高,对于湿痰证 。咳嗽痰多,色白易咯,恶心呕吐,胸膈痞闷,肢体困重,头眩心悸 , 舌苔白滑,或是脉见弦滑的病症者 。
半夏田高温又干旱怎么管理?

半夏种子喜湿润、怕高温又忌土壤板结,如遇春旱少雨,要及时浇水,但浇后地又易板结,为此采用不浇水或少浇水而加盖麦糠防旱保墒办法 。麦糠盖后松土时拌入土中又有疏松土壤、减少杂草的作用 。为此,麦收前如遇天旱年份,除揭去膜后盖上一指后麦糠外,以后随着干旱程度,麦糠逐渐加厚至二到三指深 。如春雨较多可不盖或少盖 。黄淮地区,麦收前后,正常年份雨量偏少,气温高至30℃以上 , 是半夏需水较多、易倒苗季节,为此“小满”开始在追肥培土后,地中普撒上麦糠防旱保墒降低地温防倒苗 。


半夏夏季怕高温和干旱缺水 , 地温高于30℃以上则停止生长;土壤含水量低于15%以下 , 也停止生长至倒苗枯死 。野生半夏生长到“夏至”前后就要旱死 。家种后如何防止倒苗是高产的关键 。实验证明,在干旱少雨而又高温的夏季,半夏地中麦收前盖麦糠,麦收后接着再普撒上麦秸,保墒降低地温效果非常明显,大大降低倒苗率 。夏季盖上2-3指厚的麦糠(秸),5-10厘米地温比未盖的可降低4.8-2.9℃,土壤含水量高于未盖的3.1-5.3% 。盖的越厚,降温保水效果越大 , 干旱时抗倒苗率也越高也越高,产量可成倍的增加 。


麦收后盖麦秸的厚度和次数应视雨水情况而定 , 干旱年份一般盖2-3指厚 。雨水充足时,不在盖麦秸 。夏天是否盖麦秸,要视雨水大小而灵活掌握,采用干旱时盖上、雨多时去掉的方法 。


“立秋”后,半夏生长至后期,如遇雨水较多 , 土壤湿度过大时 , 要及时去掉所盖部分或全部的麦糠,以降低土壤湿度,通气散热,防止烂母减产 。
【半夏的功效与作用,中药法半夏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总则,夏季地中盖买糠(秸)保墒防旱降低地温,能大大减少半夏倒苗,如遇干旱少雨,增产效果十分明显;但遇上秋涝 , 所盖买糠(秸)又不能及时去掉,造成土壤湿度过大,极易发生块茎腐烂,造成严重减产 。


地中也可覆盖稻糠、腐烂树叶等物 。


(五)及时灌溉和排水


半夏喜湿润,怕干旱,也忌湿度过大 。一生中雨水量不同时期差异较大 。春季苗期和秋后成熟期偏少 , “立夏”后,植株长高,天气渐热 , 需水量逐渐增多 。


春季水分不足只发芽不生根,严重缺水芽也不发 。为此,栽种前地应保持湿润 。去地膜后 , 地干无雨要及时浇水 , 经常保持土壤湿润疏松 。为防浇后土壤板结,喷灌或滴灌法为好,也可用滲浇法 。特别是幼苗期,严防用大水蔓灌,造成土壤板结、地发阴,苗不旺 。


“夏至”前后,气温渐高,水分蒸发量大 , 此时期又值块茎、珠芽膨大期,需水量逐步加大 。如干旱土壤含水量低于15%以下,开始枯死倒苗,造成减产 。为此,如干旱无雨应及时浇水,经常保持土壤湿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