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悟空|唐僧、山水、喜鹊与腔调 ——谈谈中国人的生命与文学( 二 )


玄奘在人世间留下的最后两个字 , 最后一句话 , 就是“得生” , 十几年的西行 , 十几年的译经弘法 , 玄奘终于求得正果 。 我不知道为什么 , 看了这一段很感动 。 我想了想我为什么感动 。 就是这样一个人 , 一生艰苦卓绝 , 他是没法像我们所想象的 , 最后是一个慈眉善目 , 身体很好 , 很慈祥 , 看上去很丰润的一个人 , 他整个人体遍布着他所经历的所有苦难 。 但就是这样一个承受着并且身体上留下苦难的人 , 做出了这么伟大的事 , 而且到最后不管别人对他有没有信念 , 他自己有信念 。 所以看到这儿 , 我也就想起“舍身求法”四个字 。 我想“舍身求法的人” , 那就是玄奘 。
云路有固然好 , 但解决根本问题要靠本路
我由此也想到特别有意思的一件事 , 和文学也有一点关系 。 什么事呢?大家都读过《西游记》 , 我们都知道 , 说要取经 , 然后选定了唐僧 , 唐僧要取经 , 还得有人一路上帮着他 。 一路上帮着他的这几位 , 每个都是有神通的 。 孙悟空完全是一个“飞机”和“导弹” , 噌一下 , 一个跟斗就到灵山 。
小时候我读《西游记》就有一点疑惑 , 这麻烦好像是猴儿找出来的 , 如果只是为了取一本书 , 孙悟空跑一趟就行了 , 一下午就办完了 。 为什么就是要唐僧一步步走才算数?孙悟空走不算数?小说第98回 , 讲了一个道理 , 特别有意思 , 所以我记在小本子上了 。 就是大仙要送师徒一行往灵山 , 孙悟空说 , 不必你送 , 老孙认得路 。 大仙道 , 你认得的是云路 。 圣僧还未登云路 , 当从本路而行 。 孙悟空说 , 这个讲得是 , 老孙虽走了几遭 , 只是云来云去 , 实不曾踏着此地 。 他在天上噌一下就过去了 , 但是在地上怎么走 , 他也没有带导航 , 也没有真走过 , 所以他说“实不曾踏着此地” 。 就是说我都是在天上 , 没有在地上 , 所以这个本路 , 本来的路我没有踏着过 , 不认识 。 所以我想起小时候的疑惑 , 为什么取经不能孙悟空云来云去一下解决掉?不行 。 不能走云路 , 必须走本路 , 必须地上的路 , 一步步走了这十万八千里(《西游记》载) , 这个经才算真正取到 。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到过 , 整个《西游记》 , 孙悟空走的是云路 , 唐僧走的是本路 , 走的是地上的路 。 在这里 , 我们根本的信念根本的精神是什么呢?是说不管有没有云路 , 人是必须走本路的 , 或者说我们只有走本路才能真正求得真理 。 或者说只有在地上一步步走这个路 , 作为人经受这个路所有的艰难险阻 , 所有的磨难和困苦 , 我们才能修成正果 。 云来云去那个不算 , 不行的 。 《西游记》我从小就读 , 读到这儿我才忽然觉得好像有点懂《西游记》了 。 在中国人的生命里 , 我们可能都在想象着云路 , 我们都希望我们的生命里有云路 , 我们也梦想着有云路 , 不梦想我们怎么会创造出孙悟空来 , 我们希望世界上有这样的 , 一下从这儿到那儿十万八千里就过去了 。 但是即使在这样最狂放的梦想中 , 我们这个民族也从来牢牢地有一个现实感 , 有一个对人生和人世根本的觉悟 。 这个觉悟就是说 , 云路有 , 固然好 , 但云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 解决根本问题要靠什么?靠本路 , 靠地上的路 , 走过本路的人 , 像唐僧那样 , 像玄奘那样 , 走了一辈子 , 到最后一定满身是伤 , 满身是病 , 是苦的 , 不像一个鹤发童颜的老和尚、得道的大和尚 , 但是这样的人才是真实而令人景仰的 。
“山水”建立在社会历史大结构之上
唐僧的不容易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 。 我们现在有一张世界地图 , 在网上随便一查 , 印度哪个城市是怎么回事 , 照片都有 , 视频也有 , 也就是说我们现在面对的实际上是一个已经去了魅的世界 , 世界对我们来说已经不是一个未知的、令人恐惧的世界 , 而是一个我们对它已经充分知晓的世界 。 但唐僧不一样 , 玄奘不一样 。 最近我还翻了翻《大唐西域记》 。 玄奘回到长安之后讲了他的经历 , 李世民也没有走过那么远的路 , 就特意要求玄奘 , 把这一路写下来 。 玄奘对这个事本来没有什么兴趣 , 他是去求经取经的 , 从他的本意上来讲他既不想当历史学家 , 也不想当旅行家 , 所以没有打算写这个 。 但是皇上要求 , 所以他还是口授 , 由辩机和尚写下了《大唐西域记》 。 《大唐西域记》不仅给我们留下了玄奘这一路的经历 , 而且实际上现在全世界了解印度乃至中亚历史上的很多事情 , 《大唐西域记》都是非常重要的史料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