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花束般的恋爱,我不配( 四 )


生活|花束般的恋爱,我不配
文章图片

热恋时两个人爱去的夫妇面包店闭店了 , 小绢发信息告诉小麦 , 小麦的回复是:“去车站前买面包不就好了 。 ”这个面包店存在的意味对他们来说已经不同了 。
为什么我们现在对所谓的“soulmate”“灵魂契合”这么痴迷 , 如此执着?
把爱情视作一种天生注定的迷信 , 其实不过是我们在偷懒 , 以为只要相遇的方式浪漫 , 彼此的文化消费习惯相似 , 对人生的决定也将相差无几 。
这样看 , 我们很可能掉进了文化消费的陷阱之中 , 因为文化消费者们只是在用文化产物 , 比如电影台词、书籍金句、音乐歌词 , 用它们来拼贴着自己的想法 , 快捷地传输自己的情绪 , 却没有自我表达 。
小绢和小麦的爱情 , 就是在这般消费主义的水月镜花中萌生的 , 一旦那层浪漫的迷雾散去 , 温室里的爱情根本无法抵挡真实生活的残酷 。
电影进入尾声 , 残酷的美感迎来高潮 。
小麦和小绢参加完朋友的婚礼 , 都默契地决定要在这一天说分手 , 结束这一段5年的恋爱 。
坐在曾经约会的餐厅 , 小麦说 , 我不想分手了 , 我们结婚吧 , 但小绢问他 , 真的要这样降低标准吗?
正当他们对这段爱情的去留做了断的时候 , 邻桌坐下了一对年轻情侣 , 就像5年前的他们一样 , 穿着相同的球鞋 , 聊着音乐和轻盈的梦想 。
那一刻 , 这段恋爱的最后一块遮羞布被狠狠撕开 , 他们惊觉两个人的感情已经面目全非了 , 二人冲出餐厅抱头痛哭 。
至此 , 小绢和小麦的恋爱 , 画上句号 。
生活|花束般的恋爱,我不配
文章图片

电影中用鞋子更替的镜头暗喻二人社会身份的转变
这部电影在香港上映时的译名是《她和他的恋爱花期》 , 现在看来 , 这个名字似乎来得更加直观熨帖:恋爱就像限时盛开的花 , 总有枯败的一天 。
就像电影里说的:开始 , 是结束的开始 。
如果 , 小麦和小绢能够坦诚面对分歧、及时沟通 , 这段恋爱的花期是不是会延长一点 , 甚至安全转化成另一种恒久的关系呢?
此时 , 在恋爱还保有最后一点温度的时候选择结束 , 对于他们和这段恋爱来说 , 都是一种解脱和勇敢 。
这个结局被很多观众形容成“BE”(Bad Ending , 指悲剧结局) , 其实不然 , 因为每个人对BE和HE(Happy Ending , 美好结局)的标准都是不同的 。
也许对于小绢和小麦来说 , 能从crush发展成陪伴彼此5年的恋人 , 不管最后能否走进婚姻 , 这就已经是HE了 。
也许对于千千万万个小绢和小麦来说 , 能途经一束花的盛开 , 即便只是曾经见证过它的美好 , 也已经是人生值得了 。
花束般的恋爱 , 它脆弱、绚烂 , 它害怕面对风浪 , 害怕被迫做出成长的抉择 , 但它就是我们这些普通年轻人的恋爱 。
跳出恋爱观的范畴来看 , 这个结局也让我们看到一重以“告别”为主题的人生哲学:告别 , 意味着成长 , 曾经拥有过的一切也不是消失了 。
【生活|花束般的恋爱,我不配】就像李宗盛说的 , 人生没有白走的路 , 每一步都算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