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惠州文脉·风物】碑坏诗无敌 千古鹤峰尊( 三 )


以清康熙《归善县志》卷21《词翰志》为例:该志收录了43位作者的51篇文章 , 其中题材直接涉及白鹤峰苏祠的有7位作者的8篇文章 。 另外 , 至少还有7篇与其他苏迹和苏著有直接关系 , 两者合计占所载文章总数约三分之一 。
诗作的情形亦大体如此 。 《词翰志》收录了自北宋末年至清康熙十年间134位作者的诗作235题280首(苏轼本人作品除外) , 其中直接以白鹤峰苏祠为题材的有作者34位 , 作品36题38首 , 如果再加上诸如吟咏合江楼、西新桥、六如亭等苏迹的作品 , 则各项所占的比例不低于四分之一 。 这在相当程度上反映苏东坡和东坡祠在惠州人文历史的重要地位和巨大影响 。
惠州人对苏东坡更为敬爱 。 每年从十二月五日朝云诞到十九日东坡诞期间 , 地方多立会祝寿 , 人们结队前往东坡祠和朝云墓祭拜 , 画舫游湖 , 登高野餐 , 府县两城热闹非常 , 有如庙会 , 成为惠州社会集体记忆的一部分 。 民间还广为流传着“盗敬东坡”的故事 。 宋绍兴二年(1132年)冬 , “虔寇谢达犯惠州 , 归善县城居民官舍焚荡无存 , 独留东坡白鹤峰故居 , 并率其徒修葺六如亭 , 烹羊致奠而去”(宋洪迈《夷坚志·甲志》卷10) 。 可见 , 连盗匪强人都十分尊崇苏东坡 。
历代惠州府和归善县的行政长官大都重视对白鹤峰东坡祠的保护 。 据粗略统计 , 在800多年间 , 对白鹤峰东坡祠的重建修葺、扩增配套不少于34次 。 白鹤峰东坡祠除了有德有邻堂、思无邪斋和东坡井外 , 邑人还先后增置了硃池、墨沼、疏畦、药圃、睡美轩、来问所、娱江亭、王子霞影堂等 。
随着岁月的流逝 , 白鹤峰先后成为约瑟医院、白云医院和广东省惠阳卫生学校所在地 , 连“白鹤峰”这个地名也在地图上消失了 。 多年来 , 惠州乃至全国各地学者曾多次呼吁在白鹤峰重建东坡祠 。 随着2012年9月卫生学校的搬迁 , 重建事宜被提上日程 。
“东坡故居是东坡寓惠文化最重要的载体和最具标识性的建筑物 。 ”惠州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祝基棠认为 , 东坡一生中自己购地建屋只有两次 。 在儋州 , 是被逐出官舍无处可居时被迫买地筑室 , 历时仅2个月 , 此遗址后来无法确认 。 在惠州 , 从选址购地、设计、监督施工 , 花木栽种 , 东坡亲力亲为 , 历时近一年 。 可以说 , 白鹤峰故居是东坡平生最有代表性的自筹自建的佳所 , 生动地折射出东坡的审美情趣、人生价值取向和精神道德境界 , 有着丰富的人文内涵 。
除东坡故居外 , 东坡在惠州的遗迹保留至今的尚有苏堤、西新桥、王朝云墓、六如亭、东坡钧矶等 。 近年来 , 合江楼等建筑先后重建 , 斥资数亿元 。 此外 , 目前有关东坡故居的资料与信息比较丰富 。 除了东坡等人有关作品的描述 , 还有不少府志县志的记载 , 群众的口口相传 , 民国的照片、画图 。 祝基棠建议 , 要整合苏迹 , 连线成网 , 形成内容丰富真实的东坡寓惠胜景 。
【文脉走访】
“鹤峰返照” 风光旖旎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采访人员 李海婵
位于东江之畔 , 白鹤峰濒临滚滚江水 , 山上郁郁葱葱 , 绿波浩荡 。 2018年2月13日 , 惠州苏东坡祠经重修后正式面向公众开放 , 舒适的环境与丰富的人文内涵吸引着无数人前来游玩 。
近日 , 采访人员沿着滨江东路登上白鹤峰 , 途中只见花木交错 , 清香扑鼻 。 沿石级而上 , 不一会儿 , 可见林婆酒肆与翟夫子舍分列两侧 。 继续沿台阶上行 , 来到了白鹤峰顶 。 进入院门 , 正前方则是德有邻堂 , 堂前有一宽敞院落 , 院中有一口东坡井 , 旁边立有文物保护牌 。 据悉 , 这是除了原来山门前的古阶步道之外唯一的宋代遗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