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随笔之二百一十四:《说良心》

随笔之二百一十四:
《说良心》
赵忠心
在日常生活中 , 人们常常说这个人“有良心”或者“没有良心” 。 还常说“要凭良心说话” , “要凭良心办事” , “要对得起良心” , “可不能昧着良心……” , 等等 。
“良心”是中国人常常挂在嘴边、耳熟能详的一个词汇 。
在中国人眼里 , 为人处世要有良心 , 这是做人的底线 , 做人的本分 。 良心 , 在我们中华民族 , 自古以来都用来衡量一个人的道德标准 。

那么 , 究竟什么是“良心”?“良心”有什么作用?应该如何看待“良心”呢?
“良心”一词 , 最早出现于儒家经典《孟子·告子上》中:“虽存乎人者 , 岂无仁义之心哉?其所以放其良心者 , 亦犹斧斤之于木也 , 旦旦而伐之 , 可以为美乎?”
这意思是说 , 在人们身上难道没有仁义之心吗?人之所以丧失良心 , 正像斧子对树木一样 , 每天都去砍它 , 它能够茂盛吗?
孟子说的“良心” , 就是仁义之心 。 包括恻隐、羞耻、恭敬、是非、善良、报恩之心等 。
宋代大儒朱熹在《论语集注》中注解说:“良心者 , 本然之善心 。 即所谓仁义之心也 。 ”
明代著名的思想家王阳明将良心视作人之本心 。 良心涵盖了仁义礼智信 , 忠孝廉洁 , 知恩报恩 , 温良恭俭让等诸多美德 。

“良心”是伦理学的一个概念 。 属于道德范畴 。
“伦理”这个词 , 通常是作为“道德”的同义语使用的 。 “伦” , 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 也叫“人伦”;“理” , 就是道理和规则 。 “伦理”即人伦之理 。
社会中的人都不是独立的个体 , 不能不与人共处、交往 , 都与别人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 。 人与人共处、交往 , 需要明白一些处世的道理 , 遵循一些行为规则 。 只有明白这些道理 , 遵循这些规则 , 人们共处、交往才能和谐 。
伦理就是处理、调节人们相互关系 , 所应该遵循的道理和规则 , 也叫“道德” 。
伦理学的研究对象就是道德问题 。 而“良心”是伦理学中的一个重要的传统的概念 。

“良心” , 其实并不是什么神秘莫测的东西 。 而是一种道德意识现象 。 它是人们对自己行为的是非、善恶、美丑和道德义务的稳定的自觉意识 。
这种自觉的道德意识 , 既不是像孟子所说的良心是人天生就有的 , 也不是像西方神学家所说的良心是上帝赋予的 。
而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 , 经过社会、学校、家庭等途径 , 接受了一定的影响和道德观念的教育 , 认识到什么是好的 , 什么是坏的 , 什么是应该做的 , 什么是不应该做的 , 初步形成一定的是非、善恶、美丑观念;然后 , 又经过反复实践 , 使人们进一步体验到自己的行为必须符合一定的道德规范 , 逐步形成一定的责任感和义务感 , 并确立应该自觉地做善事 , 不应该做恶事的内心信念 。 这样 , 就形成了良心 。
所谓“信念” , 即自己认为可以确信的看法 。 而不是人云亦云 , 随声附和 , 也不是没有主见 , 受别人支配 。
良心 , 是一种自觉的道德意识 , 具有内在性的特点 。 意思是说 , 良心是隐藏在人们内心深处的一种意识活动 , 而不是显露于外表的 , 别人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 但它确实是存在 , 并经常起作用的 。
比如说 , 见到一个人 , 只看外表 , 是不能知道这个人有没有良心 。 但只要一说话 , 一做事 , 就会知道这个人有没有良心 。
良心 , 作为一种自觉的道德意识 , 又具有稳定性的特点 。 就是说 , 良心不是转瞬即逝或者经常变化不定的东西 , 它一旦形成 , 就具有相当的稳定性 , 能比较持久地对人们的行为起支配、保证、监督、评价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