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尼罗河上的惨案》的“惨案”

【电影|《尼罗河上的惨案》的“惨案”】电影|《尼罗河上的惨案》的“惨案”
文章图片

肯尼思·布拉纳版《尼罗河上的惨案》剧照
一个执着于莎士比亚的艺术家将目光转向推理女王阿加莎后 , 努力打造出的作品 , 却被群嘲成了精致华丽的“平庸之作” 。
《环球》杂志采访人员/刘娟娟
“拍得很好 , 下次别拍了 。 ”
这一评论代表了很多看过新版《尼罗河上的惨案》的观众的想法 。
这部电影的导演兼主演肯尼思·布拉纳 , 是典型的英国学院派艺术家 , 曾主演、导演了多部莎士比亚舞台剧及电影 , 但中国观众更为熟悉的 , 可能是他在电影《敦刻尔克》和《信条》中的指挥官以及大反派形象 。 2012年 ,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授予他爵士称号 , 影迷也因此称其为“肯爵爷” 。
新版《尼罗河上的惨案》明明有着华丽的视觉效果以及亮闪闪的演员阵容 , 却几乎遭遇各方群嘲 , 看过1978年老版电影的观众觉得毁了经典 , 看过原著的读者认为阿婆(中国网友称《尼罗河上的惨案》的作者阿加莎·克里斯蒂为“阿婆”)看了会落泪 , 主角大侦探波洛的粉丝也觉得心中的波洛根本就不是肯爵爷这样的 , 而那些此前并没看过老版电影和原著小说的新观众 , 也没能被影片的推理震撼到 。 上映两周 , 该片在豆瓣的评分从最初的6.1降到6.0 , 堪称“惨案” 。
大半生致力于莎士比亚戏剧 , 演绎了独具风格的哈姆雷特、亨利五世等形象的肯爵爷 , 转向阿加莎后 , 怎么就不灵了呢?或者换一种说法 , 一千个人眼中能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 一千个人眼中就不能有一千个波洛吗?
究其原因 , 综合网络上观众的反馈 , 大概出于且不限于:影片虽实力派影星云集 , 可表演更多是走过场般地浮于表面;肯爵爷的电影语言似乎只是把故事讲了出来 , 却在刻画人物内心上用力不够;一些近年来欧美电影中风靡的“政治正确”桥段 , 比如剧中一场白人和黑人的艰难恋爱 , 让观众觉得“果然如此”以及“大可不必”……
肯爵爷5年前导演并主演的第一部阿加莎作品《东方快车谋杀案》 , 就曾遭遇过口碑惨案 。 这两部电影都有着华丽而空洞的通病 , 他所饰演的大侦探波洛也更多是将他自己打造成一个英雄 , 而不是像老版电影中那个解谜的智者 。
“推理小说女王”阿加莎在50多年的创作生涯中 , 出版了100多部文学作品 , 体裁包括小说、剧本、诗集、自传等 , 被译成超过100种语言 , 其作品在全球范围内的销量仅次于《圣经》和莎士比亚作品 。
阿加莎的《无人生还》所开创的“孤岛模式”或者“暴风雪山庄” , 影响了后世一众推理小说作家及悬疑电影创作者 。 这一模式的特征是 , 一群人聚集在一个封闭的环境内 , 比如一个孤岛或一个因暴风雪而与世隔绝的山庄 , 人群中有人先后离奇死亡 , 凶手就在这些人中间 , 而侦探就在这样的情形中进行推理 , 最后的真相往往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 电影《致命ID》《费马的房间》《八面埋伏》等都属于这一模式 。 当前在年轻人中风靡的剧本杀 , 也大多采用这样的设定 。
如莎翁作品一样 , 阿加莎的作品几十年来不断被改编成电影、戏剧、歌剧等不同形式的作品 , 其中也不乏对原著进行较明显改编的作品 , 仅《东方快车谋杀案》就有至少5个电影版本 。 中国影迷对上世纪引进的《东方快车谋杀案》《尼罗河上的惨案》《阳光下的罪恶》等经典老片都很熟悉 。 很多观众认为 , 老版虽然现在看起来表演略显浮夸 , 却能看出创作者在努力展现人物复杂的内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