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同样的配方,《浪姐2》为何不好看了?( 二 )


可是就跟规训制度中的预期一样 , 女性在公共视域下的实然状态依旧无法改写 。 “年龄焦虑”“女性独立”“性别标签”依旧是话题 , 而当这些还是话题 , 它就没有本质的改变 。
观众依旧不喜欢伊能静强行去证明自己有多成功的笨拙姿态 , 反感蓝盈莹狼性十足的努力态度 , 真性情的傻美人招人疼 , 人淡如菊的清冷御姐才圈粉 。
说好的百花齐放 , 怎么性格上多了一个维度就不是色彩了 , 而变成了黑白呢?说到底 , 还是躲不过“被凝视”后的非个性化规训 。
什么|同样的配方,《浪姐2》为何不好看了?
文章图片

该骂的骂过了 , 第二季的姐姐们就懂了 , 于是趋利避害 , 找准定位 , 拿着翻红的号码牌坐在岸边 。 什么乘风破浪 , 胜利的船帆会自动到来的 。
大众对于魅力女性群体的想象 , 仿佛与对高等外星生命的想象一般匮乏 。 高等外星生命的一切行径都基于人类对自己的认知 , 而一开始大众对魅力女性群体的想象 , 则让她们直接变成了男性 , 再后来 , 则变成了这些标签 。
走出乌托邦的《浪姐2》
《浪姐2》的姐姐们是主动站出来“被凝视”的 , 因为她们需要 。 世上本无“兴风作浪的姑奶奶” , 却处处都是需要“二次翻红”机会的人生实录 。
什么|同样的配方,《浪姐2》为何不好看了?
文章图片

第一届超女冠军安又琪 , 时隔十六年获得了《浪姐2》的舞台机会 , 在飞机上知道这个消息的她哭了两个小时 , 哭回了北京 。 但拿到最后一张船票的她由于太过紧张 , 并没有完成好来之不易的舞台表演 。
杜华问她 , “你为什么会高开低走呢?”安又琪面对责问 , 逐渐情绪崩溃 , “我在娱乐圈势不可挡地成为了一个普通人 , 我就是最不红的《超级女声》冠军 。 可是谁又能来告诉我 , 我为什么会高开低走 , 我也很想知道这个答案 。 ”
什么|同样的配方,《浪姐2》为何不好看了?
文章图片

“乘风破浪”到底是什么?
站在综艺叙事的角度上 , 《浪姐1》将杜华等女团制作人划到了一个假定性的对立面 , 节目选择了女性观众投票也将性别凝视划到了另一个阵营 , 于是姐姐们作为叙事主体被安放在了“桃源”里 , 去书写胜利故事 。 爽则爽矣 , 实则绵软无力 。
而对于女明星来讲 , 她们真正想破的浪 , 都是实实在在的东西 。 默默无闻的要话题 , 过气的想翻红 , 出了作品的要完成KPI , 豪门太太想独立 , 单身妈妈要赚钱……
于是她们找一个平台 , 打出各种牌 , 资本、美貌、人设、经历 , 最后或许是唱跳实力 , 究竟做什么其实不重要 , 但她们太需要“青春”之外的人生剧本了 。
什么|同样的配方,《浪姐2》为何不好看了?
文章图片

跟安又琪一样 , 她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一夜成名后又迅速不红了 , 我们也不知道为什么过了18岁就站在了30岁的路口 , 但是除了年纪 , 总还有别的值得拿出来向别人证明的东西 。
为什么要向别人证明?为什么需要“被凝视”?因为正如隔壁《奇葩说》的辩题——“独立女性应不应该收彩礼” , 独立女性不是抛开社会关系实现独立的 , “30+”女性的丰富剧本也需要有见证者 。
撕掉所有的标签 , 才能证明那些标签其实不重要 , 女明星们走过渴望“翻红”的路 , 才能进而证明“翻红”不是女性剧本唯一要破的浪 。 这也是“三十而骊”的从实然到应然的必经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