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同样的配方,《浪姐2》为何不好看了?

《乘风破浪的姐姐》(以下简称《浪姐》)为“30+”女性创造了一个“类楚门的世界” 。
只不过第一季的姐姐们是直挂云帆 , 向蓝色幕墙驶去的楚门 , 第二季的姐姐们是与“上帝”谈判后 , 被“招安”的楚门 。 观众对前者有无限的期许 , 对后者产生了些许疲惫 。
《浪姐1》从概念上超越了女性叙事的狭隘空间 , 一经开播瞬间点燃了全民追综热情 , 豆瓣开分8.5 , “姐学”也成为了一门显学 。 而《浪姐2》在娱乐圈爆点新闻的冲击下 , 存在感与口碑皆有所下降 , 被部分观众视为“一群糊咖来翻红”的节目 。
什么|同样的配方,《浪姐2》为何不好看了?
文章图片

跨年首秀即解散 , 宁静宣布退出“姐姐团” 。 “乘风破浪”了一年 , 青春没有归位 , “中女”没有华章 , 观众看着自己亲手选出来的女团 , 似乎除了年纪大点 , 合体少点 , 也没有什么不同 。
人设对标、资本入局 , 《浪姐》从“女性乌托邦”到“翻红名利场” , 剧本换了名字 , 故事模板依然在复刻 , 但关于女性的想象 , 却发生了转向 。
主动选择“被凝视”的姐姐
“这个年纪还要上节目和别的艺人pk , 还要被一些不知道是什么的人评审 。 ”第一季的郑希怡在备采时一脸无奈地说 。
什么|同样的配方,《浪姐2》为何不好看了?
文章图片

而《浪姐2》的姐姐们却格外“乖顺” , 对节目的流程、评委的打分、观众的期待好整以暇 , 万事俱备 , 只欠唱跳 。
【什么|同样的配方,《浪姐2》为何不好看了?】什么|同样的配方,《浪姐2》为何不好看了?
文章图片

福柯曾在《规训与惩罚》一书中提出了全景监狱的概念 , 互联网的崛起向观众一步步昭示着这一概念的论断 。 公共活动范围逐渐萎缩 , 群体窥探欲逐渐上升 , 站在屏幕这端的观众也可以接收到监视权力的“福祉” , 对他者进行非个性化的规训 。
那英从宁静手中接下了“大姐大”的标签 , 成为“C位候选人”;陈梓童继李斯丹妮之后 , 成为“rap担当”的酷飒小女孩;弦子大约可以标榜一下黄龄的歌姬地位 , 杨钰莹是温柔知性版的伊能静 , 江映蓉是超女版的孟佳……
什么|同样的配方,《浪姐2》为何不好看了?
文章图片

第一季时 , 节目组没搞清楚要做什么 , 评委不知道要选什么 , 姐姐们更不知道要呈现什么 , 却为观众塑造了个性鲜明又多元化的女性群像 。
她们嬉笑怒骂中 , 展现着自由恣意的灵魂 , 或俾倪众生或狼狈不堪 , 各有各的槽点 , 各有各的可爱 。
同样是在千篇一律的眼光与规则里打转 , 但《浪姐1》的姐姐们最能够激发观众想象空间的 , 是没有“被凝视”感 。
张雨绮哪怕初舞台唱跳不佳 , 也被哄着告知“X是最具潜力的意思”;孟佳与王霏霏失去舞台已久 , 虽不知道节目前景如何 , 但也揣着舞台实力可以吊打别人的底气;伊能静跟节目组说 , “配合一下我 , 别让我配合你们”;宁静坦言 , 来节目是因为贪玩……
什么|同样的配方,《浪姐2》为何不好看了?
文章图片

节目组遵循着“不能惹姐姐” , 姐姐们想着“试一试 , 玩一玩” , 观众心思放在了“扯头花” 。 直到公演亮相 , 所有人当成游戏的综艺竟然认真比赛了 , 女明星们有才有貌有性格 , 居然还肯努力 , 于是惊喜连连 , 大谈女性在这个世界的应然状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