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图片
植根于农耕文明的二十四节气 , 融汇着中国古人关于天文、历法、音律、养生的整全智慧 , 亦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哲学、伦理与美学精神 , 在国际气象界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 已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 。 然而 , 若论及二十四节气的现代传承与转化 , 我以为 , 中国节气文化的种子最应当柔软植入青少年的心灵 。
在天地时空中重建教育时空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体系 , 亦是我们的先民仰观俯察的宇宙发现 , 更是“天-地-人”和谐共生的心灵觉悟 。 从本质上说 , 二十四节气所提供的是一种与现代“物理时间观”相别的“自然时间观” 。 在这里 , 时间成为天地众生之间生生不息的生命循环、关联与呼应 。
正是出于对天道自然的尊崇和敬畏 , 我们的先人不仅建立了晴耕雨读的生活方式 , 而且以耕读并提的价值彰显出既繁衍生息、又薪火相传的文化伦理 。 因此 , 在古代蒙学教材中 , 开篇即是“天地人”三字 , 以此对儿童作最朴素的生命与时空的哲学启蒙 。
在我们看来 , 二十四节气为现代教育所提供的其实是一张大自然的“时间表” , 是上天为人间设定的时令和节律 , 可惜的是 , 学校教育对这种自然的时令和节律视而不见 。 我们的时间表成了“课程表” , 风声听不见 , 雨声听不见 , 鸟语更是听不见 , 偌大的空间里只有铃声才是提醒时间的唯一信号 。
将二十四节气的种子植入学校教育 , 就要是将现代教育从知识与课程的某些病态占领中解放出时间和空间 , 将教育的“自然之维”全面敞开 , 让年轻一代从一种认知与独白的“物化视界”走向理解和对话的“生命视界” 。 时间打开 , 空间亦打开 , 才可能谈得上课程的打开 。 这就关系到教育时空的重建 。
在日常体验中涵泳中国智慧
二十四节气被称作中国人的“存在与时间” , 其所凸显的中国智慧之核心就在于天人合一、物我无间 。 一方面 , 它是形而下的、顺天应时的生存指导 , 另一方面 , 它又是形而上的自然天则和人间律令 , 具有“观世界”与“观人生”的哲学智慧 。
二十四节气几乎涵盖了中国哲学最核心的命题 , 并且让这些命题成为中国人的生命日常 。 世界充满变易 , 变化的力量来自阴阳之间的消长与转化 , 来自金、木、水、火、土之间的相生相克 。 这些中国智慧并不是栖居在典籍里 , 它写在节气轮回中 。 如冬天的“冬至一阳生” , 如春天的“万物负阴而抱阳 , 充气以为和” 。 在中国哲学看来 , “气”所指向的本体论 , 它是生命的存在状态与存在方式 , 而“和”所指向的则是生命共在的和谐秩序 。 在节气里 , 所谓相反相成不再是理性思辨 , 而是阴阳、黑白、冷热、盈亏的自然阐释;而圆融、中庸的精神亦可从日月运行的“轨迹”和四季更替的节律里获得来自天地的论证 。
与这种哲学精神相一致的教育 , 其根本取向就是“人法地、地法天 , 天法道 , 道法自然” , 可以说是天地相参、对话共生的中国智慧乃中国教育思想之精髓 。 由是 , 自然节气与人格的气节之间亦存在天人互证的关系 。 有气节的人格 , 在于有精神 , 有持守 , 有节制 。 正如《易经》所云:“夫大人者 , 与天地合其德 , 与日月其合明 , 与四时合其序 , 与鬼神合其吉凶” 。
涵泳二十四节气的中国智慧 , 亦是对人格修行的参悟 。 比如 , 节气里有小暑、大暑 , 有小寒、大寒 , 有小满 , 却唯独没有“大满” 。 这种命名的空白 , 是不是意味着哲学意义上的“大满”即是生命的理想无缺?
- |HU冠号,80年1角纸币中的币王,市价过万不是梦
- 结局|不挑战人性,便是一种慈悲
- 杂志|职场百态:90后男子被企业高层的“空头支票”冲昏头脑,结果却真的是打脸
- 古代|女神节,晒晒古代女神书法家
- 朱莉|勇敢的她|眼睛生病了她散发出“七月光”:接纳自己脆弱的人才是真正的强大
- 微博|今天,为她们发条微博!
- 职业教育|我在职场┃领导爱重用什么样的人?主动接近领导是必须
- 哈尔滨|国际劳动妇女节丨“她”是世界无与伦比的美丽
- 心系|她是半边天更是她自己
- 世间|人生舞台上,她们是当之无愧的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