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瑞图|这位“阉党”写的一卷行书,卖了529万元!( 二 )


其字天下奇 , 其人姑置之“攀附逆党”与“传统士人”的矛盾 , 使得“书法”成为张瑞图反叛束缚、独辟蹊径的“情感通道” 。 而他“有意识”舒散积郁 , 所呈现的个性张扬 , 突破“钟、王”藩篱的书风 , 笔势生动 , 奇姿横生 , 对于稍晚的“晚明书坛三株树”黄道周、倪元璐、王铎的影响 , 当有开启之功 。 其书法又与董其昌、邢侗、米万钟齐名 , 也有“南张北董”美誉 , 同时与王铎、傅山、倪元璐、黄道周等有“晚明五大家”之称 。 其书名远播海外 , 日本书坛称之“气脉一贯 , 独自风格” 。 闽人梁章钜于其所著《退庵所藏金石书画跋尾》中曾言:“盖一艺之工不以人废 , 况晋江龌龊守位 , 非有蔡秦专权误国之迹 , 后之评书者但当赏其神骏 , 勿以其素行而訾及翰墨也 , 此论甚公允 。 ”史可法题字张瑞图书册 , 亦曾言“其字天下奇 , 其人姑置之” , 皆算是对张瑞图“品行”以及“超绝书法”的公允评介 。
钟王之外 , 另辟蹊径相较于“千人一貌”的台阁体 , 张瑞图的书法 , 力矫时弊 , 别具“奇逸”之态 , 有着典型的个人面目 。 而于“二王”帖学一脉的内敛含蓄 , 柔媚时尚等 , 其也是不拘一格 , 绝去依傍 , 结体横撑等 , 可谓奇姿如生龙动蛇 。 近人张宗祥在《书学源流论》谓之:“明之季世 , 异军特起者 , 得二人焉:一为黄石斋(黄道周) , 肆力章草 , 腕底盖无晋唐 , 何论宋、元;一为张二水(张瑞图) , 解散北碑以为行、草 , 结体非六朝 , 用笔之法则师六朝 。 此皆得天独厚之人 。 ”
张瑞图|这位“阉党”写的一卷行书,卖了529万元!
本文图片

清人杨守敬《跋张瑞图》亦言:“顾其流传书法 , 风骨高骞 , 与倪鸿宝(倪元璐)、黄石斋(黄道周)伯仲 。 ”梁巘《评书帖》中 , 也说:“瑞图行书初学孙过庭《书谱》 , 后学东坡草书《醉翁亭》 , 明季书学竞尚柔媚 , 王(王铎)、张(张瑞图)二家力矫积习 , 独标气骨 , 虽未入神 , 自是不朽” 。 如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其作《行草书五律诗轴》 , 行草写之 , 峻峭劲利 , 笔势生动 , 结体则拙野狂怪 , 布局交错凌厉 , 自成一格 。 而其行楷书 , 则如这件北京保利拍品“行书旧作诗四篇”册页 , 绢本 , 打破传统的用笔模式 , 充分运用侧锋 , 结体横势蹙展 , 空中取势 , 露锋铺毫 , 知“钟王之外 , 另辟蹊径” , 大抵如是 。
“行书旧作诗四篇”册页 , 款识:“天启丙寅书于东湖之审易轩 。 瑞图 。 ”知为张瑞图作于1626年 , 时年五十七岁 。 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张瑞图《行草书法册页》” , 亦是作于天启丙寅年 , 款识风格、布局等 , 与“行书旧作诗四篇”册页 , 可谓如出一辙 。
张瑞图|这位“阉党”写的一卷行书,卖了529万元!
本文图片

张瑞图行书自作诗册(局部)
张瑞图|这位“阉党”写的一卷行书,卖了529万元!
本文图片

张瑞图 行草书法册页《后赤壁赋》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如“审易轩”中“轩”字 , 都是于另一开起笔书写 , 题识“瑞图” 。 究其缘由 , 或应是由于册页的特殊形制 , 预防“款识”部分被不法之徒 , 挪作他用 。 明代书札中 , 常有“冲”、“左冲”、“左素”、“余素”等 , 表明书信内容到此为止 , 可防止信札在投送过程中被人拆开后 , 私自在上面添加内容而引致其他后果 。 私以为 , 明晚期因东厂、西厂、锦衣卫等拆阅手迹而招祸、嫁祸的例子 , 当不鲜见 。 而张瑞图久居宦海 , 目睹“阉党”行事手段 , 为求自保 , 自然更是小心翼翼 。 此亦可反映彼时朝局“宦官专权 , 党争残酷”之昏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