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一种|总感觉一个人的状态更自在?或许这是一种「假性疏离」( 二 )


以爱之名的教养方式
1982年我国将计划生育纳入基本国策 , 此后大部分80、90后都是独生子女家庭 。 在这个过程中 , 父母在养育过程互动的对象骤然变少 , 一部分父母会不自觉地把自我实现的愿望和期待投注在单个的孩子身上 。
此外 , 50、60后两辈人大多经历过动荡和变革 , 他们的经验和经历传递的生存信号是:衣食无忧和安稳 。
由于种种原因 , 50、60辈的父母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 , 常出现多子女家庭导致的个体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个体的发展会更多地受到客观环境的阻碍;种种因素会让50、60一代的父母们更倾向于把自己没有得到或完成的部分最大限度地提供给自己的孩子 , 也造成了以爱之名、对孩子的种种要求和压力 。
是一种|总感觉一个人的状态更自在?或许这是一种「假性疏离」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狗十三》
在这样的前提下 , 父母们会想当然地把自己认为好的东西当作孩子也认为好的东西 。 例如要求小孩好好学习、严于律己、考个好大学、找一个靠谱的对象等等 。
父母们当然是发自内心地想对孩子好 , 却从中忽略了孩子和自己所处的时代不一致、文化背景不同等因素 , 直接导致矛盾的产生 。
我们常会听到有人抱怨“我都说了我不喜欢 , 可我爸妈非要让我去 , 说是为我好” , 或是“你还小不懂事 , 听爸妈的没错” 。
在这个过程中 , 孩子体验到的多是自己的声音没有被听到 , 自己的意见不重要 , 自己必须要接受一些自己不需要的、但是父母认为自己需要的东西 , 以及在自己想方法设法表达拒绝后 , 会因为被评价为“不领情和不懂事”而感觉到强烈的愧疚和自责 。
自我概念
在文化和教养方式的影响下 , 个体的自我概念也会受到影响 。 自我概念大概可以理解成为一个人以何种方式去理解和看待自己的存在 。 在亲密的关系中 , 他人的需要和自我需要的混淆 , 有可能会让个体的自我概念无法稳固地建立 。
如果我们在亲密的关系中(无论是父母、恋人还是朋友)体验到的被爱的感觉是捆绑、混淆或有条件的 , 那么这种体验传递出的信息有可能就是:如果我拒绝了他人的“爱” , 我会让他们失望/我会伤害ta们/我会失去一段重要的关系/我不是一个懂事的人 。
也就是说 , 在这样的情况下 , 我们会在被关心的同时感觉被侵占的、被忽略的 , 被情感绑架 , 并且深深地相信自己需要是有危害的(因为如果我坚持了自己 , 别人就会因为我坚持自己而受伤) 。 你会因为总要去“照顾别人”而一次次不断地牺牲自己的需求 。
是一种|总感觉一个人的状态更自在?或许这是一种「假性疏离」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大豆田永久子与三名前夫》
长此以往 , 个体会被两种感觉撕扯:如果要获得亲密、我就必须要牺牲自己的需求和空间 , 但如果我表达了自己的需要 , 我会因此伤害关心我的人 , 并且沉浸在无边的愧疚和自责里 。
在这样撕扯的关系中 , 人会很难去清晰和有力地感觉到坚持自己的需要是一件被允许、被祝福以及对自己有益的事 。 个体也会感受到一种强烈的冲突:一方面有强烈的愿望坚持自己的需要 , 一方面又因为诸多限制而不敢明目张胆地这么做 。
而这个情况下 , 慢慢疏远一些让自己感觉到被侵占的关系、或者甚至不开启一段亲密的关系成为了损失最小、又得以保护自己的方式 。
人际疏远是不好的吗?
如果在你身上 , 人际疏远是用来自我保护的这个假设成立 , 那你大可不必谴责和怀疑自己这样的“模式”是坏的 , 因为这个模式在某种程度上让你有所受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