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期|每场电影不到2人看,电影大盘还能更冷吗?( 三 )


《我们的冬奥》集结了众多国内知名动画IP , 首次尝试了动画拼盘电影的形式 , 还有冬奥顶流“冰墩墩”加入 , 但最终只收获不到6000万票房 。 《我心飞扬》此前甚至定档于春节档 , 上映至今15天票房甚至不过千万 , 同样令人大跌眼镜 。
已登场的引进片 , 同样没能提供惊喜 。 《尼罗河上的惨案》目前票房不足7000万 , 该系列于2017年上映的第一作《东方快车谋杀案》却获得了2.3亿票房 。 《花束般的恋爱》累计收获7218万票房 , 是开年的口碑佳作 , 但如若能在更合适的情人节档期上映 , 不仅能收获更好的票房成绩 , 同时也能帮助电影进一步完成口碑破圈 。 以其首周末票房为例 , 一二线城市用户占影片总票房的比重达到了74% , 而同期整个大盘中一二线城市的占比为60% 。
新片成绩难达预期 , 归根结底还是没有出现一部能带动大盘的影片 。 一流大片能够“创造”档期 , 而“中流大片”只能蹭档期 。 在整体电影消费市场失去疫情前的吸引力 , 观众消费习惯转移的大背景下 , 中流大片在冷档期的生存状况更加堪忧 , 唯有寄希望于大片的出现 , 调动起观众对电影的更多关注度 。
于是 , 大片的合理排布就变得更加重要 , 成为了冷档期的救命稻草 。 自2月25日之后 , 到3月14日《神秘海域》上映之前 , 两周半的时间里都没有一部稍有票房竞争力的影片上映 。 而两部三月最重要的影片《神秘海域》和《新蝙蝠侠》则挤在了一起 , 上映前后只差4天 , 且共享同一个首周末 。
档期|每场电影不到2人看,电影大盘还能更冷吗?
文章图片

同为进口大片 , 《神秘海域》与《新蝙蝠侠》类型不尽相同 , 但受众群体难免有重合 , 同期上映势必造成互相挤占 , 不少观众会做出二选一的选择 。 而在《神秘海域》上映前如此长时间的市场空窗期 , 也没有影片能够填补 , 这对影院和片方 , 都是不尽如人意的选择 。
回看去年三月 , 迪士尼新公主动画《寻龙传说》、重映大片《阿凡达》以及现象级的《哥斯拉大战金刚》 , 分别于三月上中下旬上映 , 均匀地覆盖整个三月影市 。 仅从供给的角度而言 , 连重映影片都安排上了 , 可见去年在整体供给上的捉襟见肘 。
但有限的供给下更合理的档期排布 , 还是给整个市场的表现带来了更好的结果 。 今年新片数量更多了 , 但集中排映的策略却未必能在票房总量上超越去年 。
遑论短短三天的清明假期堆积的十部新片(临近档期时理论上会有影片撤档) , 如果对自身质量有把握 , 为何不考虑如《扬名立万》一般来冷档期“称王” , 而一定要在二八效应明显的节假日中当“炮灰”呢?
毒眸曾在过往的稿件中分析过 , 大档期依赖症 , 正在破坏产业生态 。 对片方 , 只有少数影片能赚得盆满钵满 , 大部分影片都成了“牺牲者”;对影院 , 闲时“无米下锅”忙时“管理混乱” , 给经营能力提出极大考验;对观众 , 大档期的印象不佳导致小档期无人关注 , 最终是电影消费的心理顺位在娱乐消费中不断下滑 。
一边是不断上涨的银幕数 , 一边是不断探底的单日票房 , 何时是个尽头呢?
文 | 刘南豆
【档期|每场电影不到2人看,电影大盘还能更冷吗?】编辑 | 张友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