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戏曲+电影”能成为流量密码?( 二 )


小剧种的新作为
从历史的维度看 , 中国电影的诞生和早期发展 , 曾自觉不自觉地借助戏曲的火爆人气成功引流 , 从文明戏走向大众文化 。 即便到了20世纪90年代 , 取材自京剧的《霸王别姬》获得了戛纳金棕榈奖 , 取材自川剧的《变脸》获得了金鸡奖 。 时至今日 , 我们也欣喜地发现 , 日渐蓬勃的电影产业 , 在有形无形中 , 凭借其自身艺术特色、传播特点 , “反哺”戏曲艺术 , 促进这一门类的传统文化展露新姿 。 从小舞台走向大银幕 , 对于地方戏、小剧种 , 可能更加意义非凡 。 也正是看到了这一点 , 有的戏曲人已经在其间有所作为 。
不久前 , 蟠龙梆子戏曲电影《吴来朝》在济南举办了院线首映式 。 该片是根据今济南市钢城区颜庄街道的历史名人吴来朝的坊间传说和蟠龙梆子传统剧目《吴封君》进行改编 , 运用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蟠龙梆子的唱腔 , 展现出主人公为助百姓灭茅救灾变卖家产 , “舍小家顾大家”“只为百姓承诺、不为官职所动”的勤政廉政事迹 。
不论是戏曲还是取材 , 都称得上足够小众的《吴来朝》 , 已经在海外赢得了不错的口碑 , 不仅入围智利南锥体国际电影节并获提名 , 还提名荷兰、西班牙电影节最佳音乐片 。
该片导演、蟠龙梆子代表性传承人韩克说 , 进行电影创作 , 更多的是为了让这个剧种活下去 。 蟠龙梆子是距今300多年的传统戏曲剧种 , 和其他地方小剧种一样 , 也面临着衰亡危机 , 小型演出和庙会的收入难以为继 , 到了第七代 , 传承人仅剩下6位 , 身体条件允许上台表演的只有两三人 。 韩克为此策划过“学蟠龙梆子拿万元大奖”赛 , 但高难度的演唱技巧让许多人望而生怯 。 到头来 , 活动竟无一人报名 。 面对现实压力 , 韩克转变思维 , 创立了影视公司 , 导演拍摄了《土豪爹的婚事》《养老榜风波》《十五的月亮》《俺不是贫困户》等一系列微电影 , 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 剧团也因此名声大振 。 他又将影视公司的收入重新投入剧团 , 渐渐地剧团规模不断扩充 , 设施设备日趋现代化 , 平均每年文化下乡100余场次 , 受到莱芜当地人的广泛喜爱 。 “我们想继续走这个路子 , 目标是3年完成5部戏曲电影 。 ”他说 , 如今另一部蟠龙梆子戏曲电影《公心书记》(暂名)全剧音乐录制工作已经完毕 , 以打击山砂盗挖的案例为元素的《崖上人》已正式开机 。
“蟠龙梆子打造了一个样板 。 ”郑骄阳认为 , 成功之处在于小剧种本地人、本地事儿、本地戏这三大优势在电影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 让作品在特定受众面前 , 呈现出天然的亲近感 。 《吴来朝》中 , 采用的是实景拍摄 , 镜头下的蟠龙梆子 , 表现力强 , 也更加灵活自由 。 高清摄像技术 , 还能通过机位和景别的改变 , 令观众变换角度看戏 , 细品演员的表情、身形、步法 , 顺畅的转场、蒙太奇的剪辑 , 也能把剧情道明、戏词唱清 , 大大降低了观看门槛 , 便于观众理解与接受 。 这都极大拓展了地方小剧种在当下的传承发展空间 。
【密码|“戏曲+电影”能成为流量密码?】不一定是流量密码
伴随着国潮风的涌起 , 出圈操作盛行 , 当下还有一种声音认为:戏曲+电影 , 这个CP一定就是流量密码 。
果真如此吗?仍有许多人对此持谨慎乐观的态度 。 “在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 , 戏曲电影曾撑起中国电影的半壁江山 。 据统计 , 截至1958年 , 戏曲电影的观影人次超过4亿;1981年 , 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的戏曲电影《白蛇传》曾座无虚席 , 万人空巷 , 观影人次达到7亿 。 即便《白蛇传·情》以口碑带动观影 , 但票房与同期上映的《速度与激情9》近14亿元的国内票房相比 , 不过是九牛一毛 。 ”郑骄阳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