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戏曲+电影”能成为流量密码?

密码|“戏曲+电影”能成为流量密码?
文章图片

大众日报采访人员 田可新 实习生 王璐
日前 , 电影《柳浪闻莺》在全国公映 。 该片最大的看点在于用较大的篇幅展示越剧文化 , 甚至有11段唱段、时长足有20分钟 。 影片亮相后赢得了诸多好评 , 还入围了第24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角逐金爵奖 , 引来了人们对戏曲片的新关注 。
近年来 , 这些“戏曲+电影”的艺术作品有了颇多新意 , 有的将传统剧目搬上大银幕再现经典 , 有的则在元素的打破与融合中讲述新故事 , 使传统戏曲在新时代实现传承创新、完成广泛传播 , 有了更大、更好的可能 。
传统与现代达成互动
将戏曲搬上电影银幕的案例 , 在中国电影史上屡见不鲜 。 中国第一部电影就是京剧舞台艺术纪录片《定军山》 , 第一部彩色电影《生死恨》以及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部彩色影片《梁山伯与祝英台》 , 还有《花木兰》《红楼梦》《白蛇传》《五女拜寿》等脍炙人口的戏曲电影曾红极一时 。 这说明 , 中国传统戏曲与电影有着浓浓的不解之缘 。 这些作品 , 堪称我国戏曲艺术和电影艺术历史上的瑰宝 。
不过 , 受拍摄技术、时代艺术语言、观众欣赏习惯等限制 , 相当数量的戏曲影片 , 重点是运用电影镜头记录的功能 。 戏曲舞台的置景 , 程式化的表现手段 , 也在不少作品中做了最大化的保留和传承 。 条框内的戏曲片 , 似乎很难“放飞自我” 。 伴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 , 以及数字技术等的广泛运用 , 戏曲电影的创新之路越走越宽阔 。 近几年涌现的戏曲片中 , 舞台语言与镜头语言能够实现相交相融;表现形式可以不拘一格、独特多样;服、道、化方面 , 以表达美成为准则 , 减少了刻板要求;特效技术 , 在仙侠、神话题材中 , 更是有了展开想象、尽情发挥的广阔天地 。 现代化的创作手法 , 无疑给戏曲片赋予了新时代的、青春的气息 , 也吸引了众多热爱传统艺术的年轻拥趸 。
《白蛇传·情》就是一个较为成功的例证 。 它是我国首部4K全景声粤剧电影 , 一经上映 , 便收获了极高的口碑 。 某知名评分网站上有4万人给出评价 , 平均值保持在8分 。 更令人惊讶的是 , 在以年轻人为主要用户的B站 , 《白蛇传·情》的评分高达9.9分 。 “想拍给年轻的电影观众看”——电影导演张险峰曾设定的目标 , 已然实现 。
迎合时代是发展的必然 , 戏曲乃至戏曲片也不例外 。 植生于农耕文化的戏曲艺术发展至今 , 面对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日趋复杂的文化语境、多元交错的传播形式 , 必然会不适应 , 特别是年轻人看不懂、不买账 , 成为其传承前行的瓶颈 。 反过来看 , 这也不断倒逼进行各种尝试与突破 。 比如 , 新编戏的大量涌现 , 小剧场剧目的创作探索 , 清音会、融合舞等舞台形式的惊艳亮相等 。 戏曲电影也是如此 , 整体转化戏曲文本 , 电影故事做戏曲化呈现 , 吸纳戏曲元素为影片补充增色……这些都是在尽力消解自我的不适应、观众的不买账 。 而多媒体数字化的应用 , 还让这种改变由被动走向主动 。 “有了技术的加持 , 戏曲电影在守正与创新上似乎不再那么难以抉择 。 例如 , 戏曲是写意的艺术 , 电影则更趋向在叙事上营造真实感 。 倘若还是‘记录’性地整体转化 , 两者极难平衡 。 在《白蛇传·情》中 , 虚实搭配得毫不违和 。 整个电影犹如中国古代清新淡雅的水墨画 , 将东方意境呈现得淋漓尽致 。 全片高潮‘水漫金山’运用动态特效 , 将滔天巨浪不可阻挡的逼人气魄展现在观众眼前 , 特效堪比好莱坞灾难大片 。 在桥段上 , 影片的改动也颇显勇气 , 去除了传统唱段中白娘子踢枪的经典片段 , 转而用特效来营造压迫感;在配乐的使用上 , 影片保留古音古调 , 重新使用管弦音乐编曲 , 不但没有突兀 , 反而更容易让年轻观众接受 。 这让我们进一步确信 , 传统与现代的互动 , 可以在现代技术的促进下 , 在戏曲电影里达成 。 ”影评人郑骄阳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