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过年的画》:非遗传承与我们同在( 二 )


文章图片
霍庆有(前排坐者)和执行导演张玲(后排左一) 。
七十多岁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霍庆有是霍氏古一张杨柳青木版年画传承人 , “祖上做了近百年的年画 , 到我这辈儿不能断了 。 ”为了赓续这份祖上的绝活 , 从打铁做刻刀、选购颜料宣纸的环节开始 , 将杨柳青年画的“产业链”重新串联起来 。
说起手艺传承 , 霍老先生没有说豪言壮语 , 只是淡淡地说 , “不能让后世子孙说我们偷工减料 , 杨柳青年画的每一道工序、从纸张选择到枣木钉打造 , 都必须按照传统技艺 , 不折不扣做好 。 ”为了做到这一点 , 霍老先生甚至学会了打铁 , 只是为了原汁原味完成杨柳青年画的一道工序 。 如今的霍老先生 , 成了集勾、刻、印、绘、裱“五项全能”于一身的“全能”年画艺人 。
传承|《过年的画》:非遗传承与我们同在
文章图片
图为《过年的画》拍摄现场 。
该片总撰稿、执行导演张玲坦言 , 两年多的摄制过程 , 自己和团队成员曾经数次泪洒拍摄现场 , “色彩明亮的年画背后 , 是百折不回的传承之路 。 ”张玲表示 , “既然是‘非遗’我们就要正视它们和当代生活存在‘时差’的现状 , 所以我们也希望能有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到抢救、保护、传承非遗的行列里 , 所以每集都会有与年画有关的年轻人的故事 。 时代在变、生活在变 , 非遗如何守正创新 , 继续传承 , 是留给这个时代的命题 。 ”
《过年的画》刻画了三十多个饱含情感、充满张力的人物故事 , 其中既有国际知名的人类学家 , 也有艺术院校师生、民间学者、非遗传承人 , 还有年画老店后人、新一代年画工作者 。 《过年的画》用严谨的历史考据、真实的创作细节和温暖的艺术情感、深情的守望传承 , 呈现出社会变迁、生活方式巨变的大历史时空下 , 杨柳青木版年画的社会价值、美学价值、文化价值 , 以及当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传承、发展的思考 。
“《过年的画》把历史背景变迁、人物命运沉浮、社会结构演化等几条叙事线索‘拧’成了‘麻花结构’ , 站在人类学的视角 , 确定了这部作品的整体思路——就是那份浓浓的乡愁 , 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和鲜活的生命故事 , 是一代代守望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追求 。 ”该片总导演祖光表示 。
3月以来 , 江苏卫视频道、江苏教育频道、湖南金鹰纪实卫视、河北卫视、上海纪实人文频道等电视台 , 纷纷转播纪录片《过年的画》 。 从这部纪录片的热播可以看出 , 无论是杨柳青年画 , 还是其他非遗项目传承 , 始终在路上 , 这一脉文明从未断绝 。
传承|《过年的画》:非遗传承与我们同在
文章图片
图为杨柳青传统年画“月月有鱼” 。
“家家会点染 , 户户善丹青”的繁华胜景 , “濒于艺绝人亡”的艰难时刻;式微的窘境 , 创新的重光……承载一个民族文化记忆的杨柳青年画 , 饱经沧桑 , 却始终华彩闪耀 。 新时代的恢弘长卷中 , 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杨柳青年画 , 在党和政府的关心下 , 在无数手工艺人的传承、众多研究者和爱好者的呵护下 , 正在走向希望的远方 。
传承|《过年的画》:非遗传承与我们同在
文章图片
图为保存至今的杨柳青传统年画 。
杨柳青年画是一面镜子 , 让我们看到非遗项目的前世今生 , 看到非遗保护的艰难 , 也看到传承创新的使命 。 有人如是评价 , “我们没有忘记和丢失这些民族瑰宝 , 我们的存在就是它们的存在 。 ”相信一定会有更多的人 , 会加入非遗保护传承的队伍 , 用时光证明 , 我们与杨柳青年画同在 , 非遗传承与我们同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