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峰爆》摄影赵晓时揭秘电影拍摄:朱一龙攀岩拍了一个月??( 三 )


摄影|《峰爆》摄影赵晓时揭秘电影拍摄:朱一龙攀岩拍了一个月??
文章图片

《峰爆》拍摄辗转贵州、青岛 , 仅拍摄了3个多月 , 有没有觉得时间很紧张?摄影分了AB组 , 几十人的摄影团队怎样管理和分工?
赵晓时:这部电影的上映时间从一开始就规划好了 , 所以对拍摄时间紧张有心理预期 。 分成AB组有两方面原因 , 一方面是有很多动作戏 , 需要分组和其他戏份同时拍摄;
另一方面我们在贵州地下溶洞实地取景 , 实景可以节省搭景的时间和费用 , 然而拍摄条件恶劣 , 从专业的角度来说不具备操作性 , 不过为了效果我们最终还是选择实拍 。 当然我们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 , 看景过程中我扭伤了腰 , 走山路、下洞穴都很困难 , 可是没有办法 , 身为摄影指导 , 重要的场景我不能缺席 , 只能咬牙坚持 , 进到洞里去敲定每一个拍摄细节 , 看监视器的时候则趴着和大家交流 。 时间紧、任务重、器材搬运困难 , 选择AB组配置会更有效率 , 两组可以在ABC洞之间依次替换 , 这样滚动作业就不会耽误拍摄 。
那一共用了多少台摄影机?
赵晓时:ALEXA LF和ALEXA Mini LF一共用了7台 , 当然 , 这不算大疆、索尼A7等 , 那些很难细数 。
AB组如何分工协作?
赵晓时:有分头作业的时候 , 罗义民带着B组去拍动作戏 , 我和导演就带着A组拍A组的戏份 , 我们前期做了深度沟通 , 能保证统一的影像风格 。 也有一些戏份是两组结合一起拍摄 , 比如后面悬崖上攀岩的戏份包括一些难度比较大的戏份 , 是两个组合拍 。
贵州和青岛取景是如何分配的?
大部分都是在贵州取景和搭景 , 青岛只拍了水下戏份 , 贵州太冷 , 很难控制水温 。 另外 , 影片开头火车经过 , 两边当地菜农摆摊的戏份是在云南拍摄的 , 因为那是云南独有的景象 。 涉及到小镇的其它部分 , 我们在贵州搭建了相关的场景 , 完成无缝衔接 。
摄影|《峰爆》摄影赵晓时揭秘电影拍摄:朱一龙攀岩拍了一个月??
文章图片

您前面提到洞内的拍摄条件很恶劣 , 是不是摇臂、轨道这些器材都没有办法运进去?怎样解决和取舍?
赵晓时:不同的洞拍摄的方式不同 。 有的洞已经开发 , 操作相对容易 , 比如大巴车塌陷的地方就是开发相对完善的旅游景点 , 汽车、摇臂等设备可以自由进出 。
其它的则想办法 , 克服各种困难 , 人拉肩扛地努力 , 所以观众在看电影的时候不会感觉到拍摄受制约 , 合理的机位和拍摄方式我们都逐一完成了 。
电影开场隧道爆破、透水的场面很震撼 , 是在真实的隧道里拍摄的吗?
赵晓时:那是不可能的 , 这也是我们比较困难的一部分 。 中铁建的很多工程非常壮观 , 要比影片里那条隧道震撼得多 , 但放到电影难度太大 , 不具备操作条件 , 我们只能尽量平衡 , 在可以完成拍摄的前提下尽量找壮观一点的工程 , 最终选择了电影中的隧道 , 实际用于拍摄的隧道也是我们后期搭建的 。
摄影|《峰爆》摄影赵晓时揭秘电影拍摄:朱一龙攀岩拍了一个月??
文章图片

洞里的戏份令人印象深刻 , 完全没有自然光 , 仅靠头灯和手电筒打光 。 但是对于观众来说 , 除了需要看清洞穴的环境外 , 还要看清人脸以及打绳结等细节 , 这部分拍摄有没有一些特别的设计?
赵晓时:这部分一开始就是一个需要解决的课题 , 又要足够黑暗又不能看不清东西 , 二者很矛盾 。 所以开拍前要充分考虑 , 用怎样的创作方法才能兼顾这两个极端?演员头上、手上分配什么样的光源、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 这些都需要认真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