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未了|散文《山水淘趣》(长堤春柳)

《山水淘趣》
(长堤春柳)
文:周政
阳春三月 , 风和日暖 , 文友玉月邀我去福山夹河看柳 。
信步城外 , 看长堤之上翠柳依依 , 野草茵茵 , 点点几朵蜡黄色的苦菜花莹莹闪光 , 身心不由地轻爽而浪漫 。
“三月风情陌上花” , 古远的诗句似乎随风从天边飘来 , 从岁月的深处飘来 , 从柳丝中飘来 , 拂过长堤 , 袭上心头 。
诗是清代诗人赵翼的 , 可昂首远望 , 眼前的堤上风情却是不折不扣的现代 , 由眼帘入心扉 。
漫步堤上 , 心情是诗意的那种 , 优雅而散淡 , 不惹匆促 , 只因陌上花开 , 堤上柳绿;花是自然的那种 , 朴素而恬淡 , 柳是洒脱的那种 , 婀娜而倜傥 , 二者都不落尘俗 。
“三月堤上柳绿花黄” , 我随口吟来 。 因为我不善诗 , 只好填几句古词 , 见堤上此景此色 , 便词情大发 , 还没择好曲牌 , 便匆匆出口 。
玉月却鼓掌叫好 , 这到惊吓了我的难为 , 第二句就没词了 。
三月堤上景 , 是柳与花在其中生命得以璀璨 , 人在其中心情得以畅然的一种意境 。 这意境 , 枝繁叶茂 , 从古代长到现代 , 不枯不萎;又如河中流水 , 岁岁年年 , 流淌在长堤之上 , 不知迷醉过古今多少王公贵族、粉黛佳丽、骚人墨客、凡男俗女 。
三月堤上柳 , 让人爱 , 让人痴 , 恍惚人的骨子里头都沉淀了柳的性子 , 柳的风韵 。
堤上柳绿 , 如果没有了从俗累的生活中走出来 , 悄然伫立长堤并为堤上风情所陶醉的人 , 那么柳绿也寂寞 , 风情也苍白 。
于是 , 一句“堤上柳绿 , 可缓缓归矣”这是我游堤之感想 , 也算我词的二句三句吧 。
人归缓缓 , 那柳便有灵性 , 便绿得执著 , 堤上风情也被撩拨得浓郁而热烈 。
大凡文人都爱柳 , 我也然之 。
站在长堤之上 , 望着纷飞的柳絮 , 观赏那柳丝随风摇曳、频频戏水的景致 , 对着河水泛起的阵阵涟漪 , 情不自禁地低吟起柳宗元的《种柳戏题》来 , “柳州柳刺史 , 种柳柳江边 。 谈其为故事 , 推移成昔年 。 ……”
我没去过柳州 , 也没见过柳堤 , 可眼前这夹河长堤不就是柳堤么?
柳宗元 , 这位唐代中期的文人 , 年青时就怀着改革弊政的抱负 , 积极参加政治革新运动 。 失败后 , 遭到一贬再贬的打击 , 最后四年是在柳州刺史任上度过的 。 他到柳州后 , 依然忧国忧民 , 兴利除弊 , 发展生产 , 兴办文教 , 做了不少好事 , 赢得百姓的赞誉和怀念 。 “柳江江上柳千垂 , 子厚当年手自培” 。 眼前这一排排绿柳是不是柳宗元亲手栽的?就算不是他栽的 , 也是受了他的“植柳治天下”思想的影响 , 福山的一些文人栽的 。 是与否 , 这已成为无处查证的传说 。 无论怎样 , 这里可以找出当年康有为落难栽下的柳 , 还有王懿荣栽下的柳 。
抚着这些柳 , 我想 , 这里该叫“文人柳”吧 。
漫步堤上 , 尽管不能如先贤文人那样植柳堤上 , 也不能像柳宗元、康有为、王懿荣那样怀一颗忧国忧民之心 , 吟咏出千古流芳的诗句 , 但是 , 这并不影响一个文人对这个民族的忧虑和热爱 。 当然 , 王懿荣为民族尽节的事迹 , 更以一种强劲的力量震撼着我的心灵 。 我几乎要拜倒在堤上柳的面前了 。
我突然觉得这一株株、一丛丛绿了黄、黄了又绿的堤上柳 , 简直是为民族的繁荣富强而绿而黄 , 为一种气节——文人的气节 , 而绿而黄 。 从不献媚 , 从不附凤攀龙 , 附炎趋势 , 总是俯仰无愧地话着 。
堤上柳缓缓归 , 这不仅仅意味着悠闲、诗意 , 而更大的意义在于 , 让我的心灵在恬静的堤上柳绿中恬静如柳 , 回归自然 , 回归人类的历史与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