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绍峰|《心居》编剧滕肖澜:最感同身受的角色是冯绍峰演的施源

“《心居》所有的人物都不是为了冲突而冲突 , 每个人都只是为了理想不停在努力 , 不会想要触及他人、侵犯他人的利益 。 没有一个人是传统意义上的坏人 。 ”
电视剧《心居》由鲁迅文学奖获得者滕肖澜的同名小说《心居》改编而成 , 原著聚焦繁杂日常 , 道尽普通人为改变各自生活现状的不懈争取 。 电视剧则透过小人物“买房”“卖房”的微型社会生态视角 , 讲述了在上海的普通人 , 都在努力让自己扎根上海、将自己融于上海的故事 。 日前 , 该剧原著作者兼编剧滕肖澜接受媒体采访表示 , 《心居》中她把“心”放在“居”前面 , 将房子作为切入点 , 但是她更多是想写人跟人之间的关系 , 想写以顾家这么一个大家庭衍生出来形形色色的人 , “他们对未来的希望以及他们为了心中所想 , 在怎样奋斗 , 怎样努力生活着 。 ”
冯绍峰|《心居》编剧滕肖澜:最感同身受的角色是冯绍峰演的施源
文章图片

《心居》描绘了顾家一大家子的故事 。
改编:剧本需要考虑观众的接受程度
滕肖澜写《心居》的时候 , 希望尽可能真实地反映这几年城市百姓的生存状态 。 在上海 , 房子是绕不过去的一个话题 , 以房子为切入点也更容易描述生活变迁 , 所以就有了这样一部《心居》 。 在滕肖澜看来 , 《心居》的侧重是“心” , 此心安处是吾乡 , “虽然是小日子 , 过得却是大味道 。 小人物亦有大情怀 。 我希望能够尽力写出这层意思 。 ”
《心居》的主体顾家有十几口人 , 经常举行家庭聚会 , 非常热闹 。 滕肖澜说 , 自己家的大家庭聚会就是这样的 , 阿姨、舅舅以及小辈 , 聚一起差不多有十几口到二十口人 , 少不了说家常里短 。 滕肖澜觉得目前很多上海家庭还是保留着这种形式 。
从原著小说到剧本改编是一个二度创作的过程 , 小说是娓娓道来的叙事 , 更多是作者主观的情绪宣泄 。 剧本需要客观展示 , 考虑观众的接受程度 , 把更多的人物、事件尽可能刻画得清楚明了 , 用画面的形式呈现出来 。 在小说里 , 开头是以一个家庭聚餐开始的 , 一下子所有的人物都出场了 , 但是剧本如果一下子上来这么多人 , 不可能像小说那样都自报家门 。 而且小说会相对写得随意一些 , 节奏进展得比较缓慢一些 , 但是剧本几集必须有一个核心 , 有一个能让观众快速了解到的、展现给他们的主要内容 , 所以在剧集开始就将故事集中到海清饰演的冯晓琴和童瑶饰演的顾清俞这一对姑嫂身上 。
冯绍峰|《心居》编剧滕肖澜:最感同身受的角色是冯绍峰演的施源
文章图片

冯绍峰|《心居》编剧滕肖澜:最感同身受的角色是冯绍峰演的施源
文章图片

顾清俞和冯晓琴的人生境遇不同 。
当下以刻画女性群像为主的影视作品颇受关注 , 在滕肖澜看来 , 没有必要刻意给女性剧以及女性作品打上标签 , 很多时候每位女性都会随着自己境遇的变化 , 自然而然地成长起来 。 “比如冯晓琴和顾清俞 , 她们看似是两条平行线 , 她们的家庭背景、教育状况、身份地位 , 都是完全不一样的 。 然而她们一路走来 , 都会找到自己最贴合、最舒服的一个状态 。 ”
创作:写到施源时会特别心酸
在《心居》的创作中 , 滕肖澜会从周围人的生活中吸取灵感 。 剧中冯绍峰扮演的施源 , 他的父母是知青 , 他长大以后想要回到上海生活 , 相比土生土长的上海人来说 , 他对这个城市更多了一份若即若离的感情成分 。 滕肖澜说 , 自己写到施源时会特别心酸 。 剧本里讲到他努力读书 , 希望考回上海 , 最后因为他母亲无意的失误操作 , 导致他不能回上海 。 写到这些 , 滕肖澜有所感同身受 , 同样身为知青子女 , 她了解父辈那一代离开上海的人迫切希望叶落归根的感觉 , “如果说这部作品里边有关于我自己的个人情感(映射) , 那就是施源这个人物的部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