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图片
【|“抟粉范泥夺化工”,苏州泥塑中的戏文与民俗】“耍货”即泥玩具 , 又可称为“土仪” 。 苏州“耍货”品种繁多 , 形态多样 , 带有浓厚的市井气息 。 头等泥货在虎丘山门内出售 , 以泥美人、泥婴孩及人物故事为题 , 高只三五寸 , 色泽鲜艳 , 做工精良 , 多用于室内陈设或馈赠礼品 。 次等泥玩具在山塘街出售 , 有泥佛、泥花、泥兽 , 不倒翁等精粗不等的泥塑玩具 。
本文图片
知音 , 长11.5厘米 , 宽9厘米 , 高17厘米
作品塑两仕女像 , 其一盘腿席地而坐 , 着粉色上衣 , 作抚琴状 , 旁者身着青绿色束领袄裙而立 , 服饰设色淡雅 , 搭配和谐 。 两人面容舒缓 , 似凝神于琴声 , 画面静谧而美好 , 是以谓之“知音” 。
本文图片
小把戏
本文图片
小把戏
该作品塑婴孩形象一组二十个 , 身着彩衣 , 神态各异 , 或立、或坐、或躺 , 或面带微笑 , 或故作沉思 。 其中三娃各抱元宝、宝瓶、如意一只 , 象征着福禄寿 。 明清时期 , 泥娃娃常作为玩具 , 颇受时人喜爱 , 为苏州泥塑“耍货”中的经典形象 。
“捏相”又称为“塑真” , 承继自苏州汉唐以来传神写实一脉的捏塑技艺 。 清吴县人顾禄在其所著《桐桥倚棹录》中对此有详细记述 。 “捏相”只取虎丘“滋泥”制作头部 , 泥头需涂色彩、加须发 , 再装配用香樟木制作的身躯四肢 , 肢体手足皆活动 , 可坐可立 , 服饰可随季节变化而更换 , 谓之“落膝骱” 。 此外 , 也有全部泥捏 , 不置身躯 , 或佩于身 , 或供于书案的“纯泥捏相” 。
本文图片
落膝骱人像 , 长17厘米 , 宽16厘米 , 高28厘米
明清时 , 落膝骱多以红木紫檀镶嵌玻璃装奁 , 是极为昂贵的收藏品 。 该像身着宝蓝素花缎长袍、黑缎马褂 , 头戴瓜皮帽 , 手执折扇 , 并附椅桌 , 宛如缩小版的真人生活场景再现 。
本文图片
翁同龢 , 长19厘米 , 宽18厘米 , 高31厘米
翁同龢是晚清政治家、书法艺术家 , 该像身穿一品文官仙鹤补服 , 头戴冠帽 , 白眉白须 , 全身皆用泥塑成 , 属于“纯泥捏相” 。 作品用料并不复杂 , 但表现力强 , 细节描摹逼真 , 体现出苏州泥塑“三分塑、七分彩”的特点 。
戏文泥人是苏州泥塑与昆曲及其他戏曲品类结合而形成的 。 一般两到三人为一台 , 选取戏曲中最为精彩的瞬间将其定格 , 分为“手捏戏文”和“绢衣泥人”两种表现形式 。 “手捏戏文”通体用泥塑造 , 并施以彩绘 。
本文图片
探亲家 , 长11厘米 , 宽11厘米 , 高14.5厘米
作品塑造了两位旦角 , 彩旦为胡妈妈 , 小旦为李奶奶 。 讲述了在乡下生活的胡妈妈 , 到城中女婿家探望女儿野花 , 却发现女儿在婆家备受煎熬 , 于是和城里的婆婆李奶奶争执起来 , 故该戏也叫《探亲相骂》 。 两位旦角一村一俏 , 衣着身段截然不同 , 体现出明显的戏剧冲击感 。
- 甘肃|甘肃630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上云”
- 文物|出土文物很神秘,号称“世界第九大奇迹”,有专家推测是外星文明
- 深圳图书馆|逾期不用急!深圳“图书馆之城”文献归还期限延至4月底
- |陕西人艺凑齐“茅奖三部曲” 话剧《主角》看艺人成长剧种沉浮与时代洪流
- 古井贡酒|碰杯《2022中国诗词大会》,古井贡酒展示“飒”爽姿态
- 陈珊|“事业和家庭,女人如何选择更有利于维系婚姻?”这是最好的答案
- 迎风|腾冲花季丨梅花疏影
- 飘花翡翠|木那又出奇迹,大哥花小万入手的木那翡翠原石,竟切出“绝美”冰飘花翡翠!
- |宿豫非遗传承人以“艺”抗“疫”宿豫非遗传承人以“艺”抗“疫”
- 戏文|“抟粉范泥夺化工”,苏州泥塑中的戏文与民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