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春|落花美诗五首:桃花自落非关雨,梅子半黄?知?是春( 二 )


泉水从山上流泻 , 正好这里种植着无数的紫色辛夷 。
他仰头看去 , 花瓣无风自落 , 悠闲飘在了流水中 , 那花瓣也像莲花船一样 , 缓缓堆积流淌 。
他喜欢这里 。 这里是他的现实家园 , 更是心理家园 。
他不是没有屈原报效国家的梦想 , 但是在皇族勋贵那里 , 他就是一个高级的伶人和宠物 。 国家尚强盛 , 他没有屈原那种悲愤 , 他也不愿意像东方朔一样卖弄才艺和诙谐 。
如果一棵木兰注定不能成为栋梁 , 那么就让它自在在深谷里 。
人们往往说 , 出于深谷 , 迁于乔木 , 但是王维在这样的年龄他已经看到了他能看到的极限 。
那么回到深谷 , 成就另一种无争却自在的自己 , 或者是最好的归宿 。
道教说师法自然 , 佛教说 , 起灭轮回 , 那像莲花一样的辛夷紫花 , 开落都好 。 因为在命运人生岁月当中 , 它和他就是木兰 , 自然为证 , 无需要更多世俗的坐标 。
以盛年而隐 , 他选择一种花落 。 因他选择 , 这首诗格外具有禅意和隐隐清刚之气 。
而这里的落花之美 , 更在于那种天然之感 , 感受自然的循环 。
仲春|落花美诗五首:桃花自落非关雨,梅子半黄?知?是春
本文图片

“宜阳城下草萋萋 , 涧水东流复向西 。
芳树无人花自落 , 春山一路鸟空啼 。 ”唐 · 李华《春行寄兴 》
如果眼界放大一点 , 感受山水的大气和清气 , 芳树落花 , 自然是春色中的一环 。 且到了有落花的时候 , 绿肥红瘦 , 正是青山处处青春盛的时节 。
宜阳在洛阳西面"三山六陵一分川 , 南山北岭中为滩 , 洛河东西全境穿“ 。
从宜阳去往灵山寺 , 这里海拔不高 , 但是视野开阔宜人 。
一路芳草萋萋 , 山道之外可以看到流水曲折回环 。
那山道两边此时的春树 , 盛花而落 , 随意飘到了路上 , 马蹄行过 , 一路芬芳 。 而各种林间小鸟啼叫 , 反而显得这里更加蓬勃幽静 。
这里没有长安洛阳那种赏花狂潮 , 车马杂沓 , 据说看花的人多的时候 , 烟尘飘到了杏花树上 , 那是看花还是看人呢?
真正赏花的人 , 是不去赶那个热闹的 , 比如此时此地 , 说是无人 , 实际是种凡尔赛 。
这一山的花开花落 , 空林春鸟 , 乃至他马蹄所经之处 , 望眼所在的山下良田 , 远山近水 , 此时都属于他 。
这才是真正的踏青 , 感受真正自然的蓬勃幽静 , 倾听自然的声音 。
那些生长在山林的花树 , 自开自落 , 你的停留和行走 , 都沐浴在自然的和煦里 。
如果要选择一种生命的优雅 , 那么这样的落花 , 足以使你宁静 , 愿意托体同山 。
仲春|落花美诗五首:桃花自落非关雨,梅子半黄?知?是春
本文图片

”两鬓当春却似秋 , 僻居誇近野僧楼 。
落花明月皆临水 , 明月不流花自流 。 “徐夤唐末至五代 《 依韵赠南安方处士五首 其四 》
这是一首很有哲理和情境的美诗 。
写在深山僧院 , 他的朋友在此隐居 。
这是人到中年 , 两个人面临山野春风 , 而已经年近中年 。
徐夤本身是唐朝末年的进士 , 当过秘书省的官员 , 但是唐朝很快分崩离析 。 徐夤进入闽国王审知的节度使幕府 , 结果对方起义军出身 , 自然不会太善待这些读书人 。 最后他回到福建隐居 。
在这里靠近僧院的地方 , 建了一座藏书楼 。
此时他已经中年 。 这是类似桃源的隐居之地 , 但是回首家国 , 仍旧是在动荡当中 。
他的心情是沧桑的 , 唐朝已经灭亡 , 那种流水落花的亡国之感 , 是在骨子里 , 为了振兴地方 , 他也加入了王审知幕府 , 只是我本有心向明月 , 明月奈何照渠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