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图片
口耳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 是浩瀚历史的沉淀 , 是岁月刻下的印记 , 是人类留下的珍贵财富,它与物质文化遗产共同,构成了绚丽多彩的人类世界 。 今天 , 我们来说一说国家级非遗项目——柯尔克孜族训鹰习俗 。
2011年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合奇县申报的“柯尔克孜族驯鹰习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本文图片
本文图片
千年口头传承的技艺
勇猛而浪漫的训鹰习俗
猎鹰起源于东方 , 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 驯鹰的习俗是口头流传下来的 , 没有任何文字记载 , 因为神秘又脆弱 , 很容易失传 。
本文图片
柯尔克孜族民间保留了几千年的驯鹰绝学 。 每当冬季出猎 , 柯尔克孜族驯鹰手身跨骏马 , 手托凶猛的猎鹰奔驰于山林草原之间 , 必会有所收获 。 这是另一种“铁马冰河入梦来”的勇猛和浪漫 。
【非遗|非遗之美|柯尔克孜人与鹰恪守着一个约定】柯尔克孜族训鹰历史渊源
柯尔克孜族驯鹰习俗历史悠久 , 史诗《玛纳斯》与叙事诗《布达依克》等都形象地表达了柯尔克孜族对鹰的敬畏心理 。 但对柯尔克孜族而言 , 敬畏不代表恭敬地远离 , 而意味着比肩而立 , 傲气和勇敢可见一斑 。
本文图片
《考交加什》与《布达依克》这两部史诗再现了柯尔克孜先民狩猎时代的生活、习俗、信仰与思维方式 。 《考交加什》与《布达依克》都属于神话史诗 , 诞生时间很早 。 从考古文物中发现遥远的古代鹰雕实物 , 说明北方民族的鹰神崇拜和神话 , 是具有历史文化依据的 。 根据考古文献人们推算柯尔克孜族开始驯鹰的时间距今应该有6000年左右 。
本文图片
在公元前一世纪至三世纪期间 , 古代柯尔克孜地区的畜牧业已相当发达 , 在叶尼塞河上游发现的岩画中 , 骑马架鹰、骑马射箭、骑马追逐 , 以及几个猎手骑马合围猎物的场面随处可见 。
充满哲思的训鹰过程
驯鹰过程包括捕鹰、熬鹰、驯鹰、放鹰四个环节 。
本文图片
#捕鹰
驯鹰当从打鹰(捕鹰)说起 。 鹰是一种凶猛的禽类 , 在高高的树上 , 或在险峻的岩壁上筑巢 , 要捕捉到它 , 难度可想而知 。 猎鹰人到鹰巢掏雏鹰 , 一但被苍鹰发现 , 就会受到最凶猛的攻击 , 轻伤及皮肉 , 重则双眼被抓 , 甚至丧命 。
#熬鹰
捕鹰后为了消除鹰的野性 , 牧民们一般使用“熬鹰”的方法 ,一般鹰很傲 , 不会吃人给的肉 。 驯鹰人就把它放在一根横吊在空中的木棍上 , 来回晃动木棍 , 连续数十天 , 不让它睡 , 直至精疲力尽而摔倒在地 。 之后还要饿鹰 , 一般要把鹰饿10到12天 , 只给它饮点盐水或茶水 , 但不喂食物 , 鹰的脂肪熬得差不多了 , 身手才能敏捷起来 。 经过这一番打磨 , 鹰的野性大都能去掉 , 才能驯服于主人 。
- 非遗|都市非遗人|非遗绝活让碎瓷重生 传统技艺借茶风复兴
- 翡翠手镯|欣赏镯色生香,腕间之美,好美的翡翠手镯
- 广绣|人物|广绣非遗传承人王新元:放下钢枪,拿起绣花针
- 榫卯结构|非遗传承人掌心上晒“老屋”,微型榫卯结构木作还原《人世间》同款
- |科技赋能非遗传承,首件越窑青瓷授权数字藏品上线
- |百名国家级非遗大师作品上线数字藏品平台!含佛山陶艺等
- 非遗文化|星巴克启动“星绣未来”乡村女性经济赋能与非遗传承项目
- 非遗文化|苏州市非遗物泥塑线上展!塑趣,美,萌泥“动动手指大观园”!
- |甘肃首批630项非遗“云”上安家
- 非遗文化|捐赠635万元,星巴克助力1250名乡村女性非遗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