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雪莹|都市大龄女性还需要爱情吗?|专访《“炼”爱》主创

“这个选题其实最容易制作焦虑 , 抛出无解的困境 , 但难得的在于 , 电影的好看是很轻盈的 , 导演并没有在‘审视’单身女性 , 反而看到了每一个女孩身上真实与可贵的地方 , 这是只有女性才会对女性展现的温柔 。 ”某网友在豆瓣对于在上周上映的纪录电影《“炼”爱》评价到 。
正如上述评论 , 作为一部讲述都市大龄女性婚恋故事的纪录电影 , 《“炼”爱》中不乏冻卵、相亲、网恋、“物质女”等踩在当下性别及婚恋神经上的话题 , 但影片上映后 , 关于这部电影温和有力、轻松诙谐的评价远大于争议 , 导演董雪莹提及影片创作初衷时也谈到 , 影片虽然是女性题材 , 但并不标榜女性主义 , “希望能够更多??关注这个时代外在因素 , 如网络时代、高科技、城市化等等对?女性整个婚恋的影响 。 ”
目前 , 该片豆瓣评分7.7 , 此前在上海国际电影节、北京国际电影节、西湖纪录片大会等多个电影节的展映观影活动中也都好评不断 , 但上映至今6天 , 它的排片占比仅为0.2%且均为非黄金场次 。 《“炼”爱》总制片人陈玲珍也提到 , 影片上映后遭遇新一轮影院停摆 , 多少有点“生不逢时” , 但作为一部反映社会现实、有温度和话题讨论度且口碑突出的纪录电影 , 它值得被更多观众看到 , 而它背后的独立纪录片创作者也值得被关注 。
董雪莹|都市大龄女性还需要爱情吗?|专访《“炼”爱》主创
文章图片
女性内心情感观察者 早在创作初期 , 董雪莹给《“炼”爱》的定位就是女性题材而不标榜女性主义 。 在她看来当下舆论环境一旦涉及性别议题“火药味儿就十分重” , 但若只单纯争论或者过分强调女性独立和话语权 , 往往会忽略对女性内心情感需求的关注 , 为此 , 她想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去记录当下都市大龄女性在婚恋观念以及生活中一些真实状态 , “因为我也是一个女性 , 且是一个想结婚的女性 , ?就会觉得单纯喊口号并无意义 。 ”董雪莹说 。
董雪莹|都市大龄女性还需要爱情吗?|专访《“炼”爱》主创
文章图片
董雪莹坦言这部作品最开始起源于自己在2017年相亲时的经历反思:国内30+的单身女性在婚恋市场中并无优越性 , 甚至被歧视 。 意识到这个问题后 , 她开始针对陌生男女展开更大范围的调研 , 随着调查的深入 , 一线城市中一些大龄单身女性对于婚恋的态度给了董雪莹启发:这类女性往往事业成功、无论在思想还是精神上都比较独立强大 , 虽然对爱情和婚姻乃至生育的态度不尽相同 , 但内心深处都有着对爱情的期许并做出一定尝试 。
在经过前期调研和筛选后 , 董雪莹开始将镜头聚焦于红梅、Maggie、月儿、kitty、李桃这五位不同职业、性格迥异、原生家庭有差异的单身女性身上 。 她们中既有一路打拼事业有成的农村女 , 也有经历婚姻后独自抚养女儿的单身母亲 , 还有从小学霸、领导力出众的职场精英 , 对爱情执着自在洒脱的文艺青年以及相信童话乖巧温柔的北京土著女 。
董雪莹|都市大龄女性还需要爱情吗?|专访《“炼”爱》主创
文章图片
【董雪莹|都市大龄女性还需要爱情吗?|专访《“炼”爱》主创】2018——2019年 , 董雪莹及搭档两人跟随五位女性的生活轨迹辗转3个国家、8个城市最终积累了400多个小时的拍摄素材、60多万字的场记 。 而后把这些素材按照每人1条故事线的方式整理成5组 , 再把她们各自的故事打散放在同一条故事线上的剪辑方式 , 形成了3小时左右的故事 , 再经过多次结构及内容的调整后 , 最终浓缩成一个半小时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