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江苏青年作家的儿童文学创作( 二 )


近些年还有多位青年作家将笔触探向南京的战争历史 , 如许敏球的《1937少年的征途》和赖尔的《女兵安妮》都以南京大屠杀惨案为背景 , 前者采用少年洛桐第一人称的受限视角进行叙事 , 见证和挞伐日军侵略的罪行 , 讴歌南京军民舍身为国的血性气概 。 后者从外国女孩安妮的视角来描写日本侵略者的滔天罪行及中国人民前赴后继、英勇抗战的故事 , 呈示战争给儿童造成的心理创伤 。 对于南京形象和人文底蕴的多维度呈现 , 是江苏青年儿童文学作家相比前辈作家的一大贡献 , 由此构造了独特的文学地理空间 。
随着对“中国式童年书写”的倡导 , 一些敏锐的青年作家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注也日益增长 。 赵菱的长篇小说《霓裳》用写实笔法描述洛阳城的盛唐气象和乐坊故事 , 传达历史常识和文化情怀 。 《梨园明月》则选择河南历史悠久的豫剧 , 将孩子的成长与传统戏曲相结合 。 邹凡凡创作了跨文化小说 , “奇域笔记”系列涉及围棋、乐俑、古画、瓷器、建筑和远古文明等琳琅满目的文化知识 , 涵盖过去的悠久历史、现在的文化寻求和未来的人文科技 , 既有中国文化名城 , 还跨越国界到人类几大文明发源地 。 对于传统文化的谱写也活跃在天马行空的幻想文学中 , 如顾抒的“白鱼记”系列、范先慧的“炎黄家族”系列等 。
青年儿童文学作家的一个突出共性是对于少年成长的书写 , 他们细腻地表现少年在生活中的历练和蜕变 , 洋溢着青春的气息 。 赵菱初期的作品多写少男少女的青春故事 , 如《黛绿色的好时光》《少年周小舟的月亮》《如果星星开满树》《我们那年的梦想》等 , 聚焦于少年的性格和精神的成长 , 具有清丽而忧伤的风格 。 张晓玲的长篇小说《此岸·彼岸》真切地书写高中生赵非情窦初开的经历 , 一个感情丰富兼具独立性和理性的少女形象跃然纸上 。 邹抒阳的短篇小说《108室的幽闭少女》《谁在谁的目光里》等追求故事细节的真实 , 深刻地揭示少年曲折幽微的心路历程 。 王旭的中短篇小说集《纯真年代》以校园、青春故事为主 , 有其清新与真实之感 。 女性作家善于少女心事的描绘 , 而男性作家则对于男孩的成长书写更为用力 , 如许敏球的《昨日少年歌》、孙玉虎的《我中了一枪》、严正冬的《五月之光》等 , 男孩阳刚不屈的气质沁入字里行间 。 严正冬以直面的姿态去“清理”童年和少年往事 , 能深入骨髓地写出少年内心的苦闷、伤痛乃至隐藏的“恶” 。
在小说之外 , 江苏青年儿童文学创作的另一个重要阵地是幻想文学 , 包括童话和幻想小说 。 这些童话的文类丰富多样 , 就幻想手法而言 , 有超人体童话、拟人体童话、常人体童话等;从故事内容和风格而言 , 有内涵深邃的哲理童话、诗意优雅的抒情体童话、风趣幽默的热闹派童话 。 孙丽萍著有《蝴蝶的雨衣》《住在围巾里的歌》等十余部童话作品 , 温柔的爱、自然和情感的美是其不变的主题 。 顾鹰有长篇童话《风之国》、短篇童话集《阁楼上的熊皮外套》《和山妖一起数星星》等多部 , 以温情的想象表达对生活、情感、生命乃至死亡的思索 。 万修芬的童话代表作有《什么都有的集山》《收集名字的小孩》 , 幻想的延展使得爱与寻找的主题更加丰富多元 。 孙玉虎的童话代表作主要有《遇见空空如也》 , 以一座“空空如也”的房子来代表孩子失去亲人后内心的空洞 , 对死亡和亲情的理解与表达充满了隐喻意味 。
多位小说作家也兼及童话创作 , 赵菱著有长篇童话《厨房帝国》《故事帝国》《飞猪侠》和短篇童话集《小白的奇幻夜》等 , 在风格上延续其小说创作的温婉柔美的特色 。 《厨房帝国》运用关于灶马的民间传说 , 讲述了遗忘、守护、友谊、牺牲与成长 , 弥漫着青春的忧伤和芬芳的诗意 。 《故事帝国》更多体现出对东方文化情韵的追求 , 有着丰富奇妙的幻想和哲理底蕴 。 《飞猪侠》则是一部关于梦想、友情与勇气的童话 。 范先慧的《若伯特的孩子》以精巧的结构讲述了一个深邃感人、寓意深刻的母子故事 , 运用对比、映衬的手法设置悬疑和冲突 , 对母爱的思考与表达赋予这个故事饱满的情感张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