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绒毯画开拓者刘光彩先生

撰文:不争周彩华
道家所讲赤子是希望人们能够归真 , 精神上回归并保持生命的初生状态 , 以婴儿的纯真应对人与自然 。 刘光彩先生生于抗战胜利前夕的春城昆明 , 年逾古稀 , 迈向耄耋 。 刘光彩先生在近30年的时间里 , 经过不断地探索 , 在艺术上基本完成了绒毯画这一绘画形式的开拓发展直至成熟的过程 , 但他仍然希望自己能够进行更多的新尝试 , 将其引向更深层次 , 并且很好地融合艺术与市场的双重需求 。 正是这种为艺术奉献的执着 , 才使得老先生令我们尊敬 。
|绒毯画开拓者刘光彩先生
本文图片

在纸张出现以前 , 世界多个地区的文明都有在其它介质上绘画的历史和相应的考古证明 。 即使在今天 , 也还有很多的艺术人士继续进行着这些看似多少有些另类的绘画创作 。 就这点而言 , 绒毯画具备一定的独特性 , 不失为一种绘画形式的开拓性补充 。
刘光彩先生对这一绘画艺术形式的积极推动也就有了独特的贡献 。
|绒毯画开拓者刘光彩先生
本文图片

【|绒毯画开拓者刘光彩先生】刘光彩先生在七彩云南生长了70余年 , 对这片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 , 他的代表作《玉龙雪山》和《云南风光系列》等大幅画作都将自己对故乡的挚爱深深地表达出来 , 在这些作品中 , 云南瑰丽的自然景色在绒毯上更加立体 , 峰峦叠嶂 , 波光潋滟 , 仿佛使观画人真的身临其间 , 慢慢地感受着这片丰富多彩的土地的美与奇 。
|绒毯画开拓者刘光彩先生
本文图片

除了山水大作 , 刘光彩先生也有一些充满生活情趣的作品 。 比如《葡萄》在光线的照射下 , 在绒毯上就像一颗颗圆润饱满的果实 , 让人想摘下来尝一尝 。 《莲花》渐渐开放 , 透出了出淤泥而不染的佛家圣物的纯洁 。
|绒毯画开拓者刘光彩先生
本文图片

刘光彩先生也很热爱创作人物题材 , 受外国外交人员的邀请 , 为他们的国家元首和首脑绘制了一些作品,也为很多喜爱绒毯画像的人作画 。 刘光彩先生也关注国家民族和社会 , 创作了一批反映云南特色的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绒毯画 , 各民族的服装色彩鲜明 , 线条清晰 。
刘光彩先生自幼喜爱艺术 , 长期从事绘画工作 , 对国画与油画都有一定了解 , 并且最终在一段工作中生出灵感 , 想到要在不同于宣纸与画布上作画的念头 , 经过多年的不断改进 , 将绒毯画带入了基本成熟的阶段 。 这段开拓历程 , 使刘光彩先生付出了很大代价 , 但他无怨无悔 , 立志父子相传 , 师徒相承 , 使这一绘画形式能够延续并不断完善 , 艺术上更加成熟 , 也能得到更多的人喜爱与收藏 。
绒毯在生活中并不罕见 , 在上面进行图案印制和编织的工艺也都比较成熟 , 但是由于材质的特殊性质 , 颜料的附着性比起纸张和画布要差得多 , 所以人们一般很少选择直接在毯子上绘画 。 但也是因为毯子表面具有一定的质感 , 在一些情况下也更能够使图案产生更强的立体效果 。 刘光彩先生正是看到了这些因素 , 才决定尝试在毯子上作画 , 并且一做就是几十年 。 虽然经历了很多挫折 , 但刘光彩先生并未退缩放弃 , 而是不断试验改良 , 将绒毯画发展成为一种新的比较成熟的绘画艺术 。
刘光彩先生最初选择的是价格较高的毛毯 , 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 , 发现毛毯很难着色 , 需要选取另外的介质 。 他实验了很多种市场上销售的不同质地的毯子 , 并且让朋友帮忙在国外也购买了一些 , 仍然不理想……在更多的实践后 , 结合多种毯子的特点 , 研究出了一种适合作画的底材 , 继而联系了外地厂家为其定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