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大师:行草出入晋唐,自作诗试笔更惬意

《书法课程》
见诸笔墨 | 达于心灵
不可一日无此君
文化核心 | 中国书法 | 最高艺术
重磅 | 大师:行草出入晋唐 , 自作诗试笔更惬意
溥儒草书《自作诗卷》 , 纸本26.3×412.8厘米 , 1933年作 。
爱新觉罗·溥心畲(1896-1963) , 名儒 , 字心畲 , 别号西山逸士 , 北京人 , 满族 , 为清恭亲王之孙 。 近现代著名书画家、收藏家 。
溥心畲与张大千并称为“南张北溥” , 又与吴湖帆并称“南吴北溥” 。
溥心畲书法植基柳公权 , 骨骼清健 , 结体遒美 , 行草出入晋唐 , 潇洒秀逸 。 著有《寒玉堂论画》等 。
溥心畲行草学二王、米芾 , 飘洒畅酣 , 他主张树立骨力 , 强调书小字必先习大字 , 《心经》笔法 , 意存体势 , 如此书法方能刚健遒美 , 秀逸有致 。 其小楷作品《金刚经》用笔意境高古 , 气韵生动 , 堪称绝妙 。 溥心畲不仅书画好 , 且从小即通诗词及典籍 , 晚年常对弟子说 , 称他画家 , 不如称他为书家 , 称他为书家 , 不如称他为诗人 , 可见他对自己诗心的看重 。
启功先生在《溥心畬先生南渡前的艺术生涯》中记述:(心畬)先生执笔 , 无名指常蜷向掌心 , 这在一般写字的方法上是不适宜的 。 关于用笔的格言 , 有“指实掌虚”之说 , 如果无名指蜷向掌心 , 掌便不够虚了 。 但这只是一般的道理 , 在腕力真强的人 , 写字用笔的动力 , 是以腕为枢纽 , 所以掌即使不够虚也无关紧要了 。 先生写字到兴高采烈时 , 末笔写完 , 笔已离开纸面 , 手中执笔 , 还在空中抖动 , 旁观者喝彩 , 先生常抬头张口 , 向人“哈”的一声 , 也自惊奇地一笑 , 好似向旁观者说:“你们觉得惊奇吧!”
溥心畲绘画得传统正脉 , 受马远、夏圭的影响较深 。 他在传统山水画法度严谨的基础上灵活变通 , 创造出新 , 开创自家风范 。 溥心畲的清朝皇室后裔的特殊身份使他悟到荣华富贵之后的平淡才是人生至境 , 因而他在画中营造的空灵超逸的境界令人叹服 。
《光宣以来诗坛旁记》云:“近三十年中 , 清室懿亲 , 以诗画词章有名于时者 , 莫如溥贝子儒 。 清末未尝知名 , 入民国后乃显 。 画宗马夏 , 直逼宋苑 , 题咏尤美 。 人品高洁 , 今之赵子固也 。 其诗以近体绝句为尤工 。 ”
溥心畲的画在笔法上具有北宗的厚重古朴 , 而在意境上却显示出南派的萧远淡泊 。 所谓的“宁静以致远”就是描绘的这样一种感受 。 然而“文章千古事 , 得失寸心知” , 从画幅中深邃稳健的风格与清雅淡逸的意境之间的交织中 , 我们终能体会到画家旷阔高深的情怀 。
【释文】
高馆开琼宴 ,
悬灯倚绛纱 。
当春千树雪 ,
照夜百重霞 。
歌咏惭康乐 ,
江山异永嘉 。
东风吹若去 ,
应拂五云车 。
红烛掩明窗 ,
流辉绕洞房 。
鲛绡初罢舞 ,
鸾镜不成妆 。
素手调琴瑟 ,
清歌引凤凰 。
箫声怜玉树 ,
袖影惜余芳 。
罗衣不堪著 ,
念睇怨秦王 。
落花辞芳树 ,
窈窕难为荣 。
玉阶一夜雨 ,
方塘春水生 。
东风吹众草 ,
飘然满前楹 。
遐哉梁园客 ,
矫矫集群英 。
万言倚马才 ,
辨有雕龙声 。
瑶草明月光 ,
碧如淮水清 。
繁华一消谢 ,
嘉筵遂不成 。
长风引舟辑 ,
怅望怀蓬瀛 。
安得回日车 ,
惜此芳菲情 。
安仁期汝涘 ,
兹邦亦堪忍 。
甘棠美召伯 ,
群公望犹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