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命|娜拉要不要出走:一位36岁女教师关于教职、学术、幸福及正确道路的思考

text":"本文来源:科学网博客、社科学术圈 , 作者:李晓姣老师
娜拉 , 是易卜生话剧《玩偶之家》中的主人公 , 她最有名的事迹就是“出走”——离开了她那伪善的家 。 剧中 , 大门嘎吱一声 , 高潮处即落幕 。 可现实中的“出走”不是推门、关门那么简单 。 娜拉出走之后怎么办?鲁迅说 , “堕落或者回来” , 否则 , “钱是要紧的” 。

而我 , 如同学术界的娜拉 , 36岁仍一事无成的中年娜拉 , 一只脚已然伸出门外 , 另一只脚却动弹不得 。 口中不断嘀咕“to leave or not to leave” , 却找不到正确的出路 。 可什么是出路 , 我的概念仍旧模糊、模糊 。 我持续思考 , 又不断推翻 。 我患得患失 , 生怕徒增遗憾 。 我试图寻找真相 , 而真相若隐若现 。
1、教职 , 一位难求
前几天 , 我发了一条朋友圈:“我这一行当 , 一人一桌一电脑而已 , 电脑还自备 , 可惜一桌难求 。 36岁 , 说句‘我的前半生’也不会太过矫情 。 下半场如何开场 , 还要好好想一想” 。 这是我在遭遇博士后退站危机时的一点感慨 。 如今看来 , 退站与否不过是表象 , 这种踟蹰早有端倪 。 也许 , 从我大龄读博、延期毕业那刻起 , 就已注定了我的学术之路不会十分顺利 。 疫情不过是个契机 , 让我无从逃避 , 逼迫我正式思考还要不要继续下去 。 所谓“继续” , 指的是要不要继续学术事业 , 而目前更为直接的——要不要继续寻觅教职 。 可教职难求 。 读了博就觉得该搞科研 , 搞科研就觉得该当教授 。 这里面当然存在逻辑谬误 , 但也并不难理解 。 有研究表明 , 美国只有12.8%的博士能找到tenure-track教职 , 少于17%的科学博士在三年内能找到tenure-track教职(也有好消息 , 一半tenure-track的助理教授最终会tenure成功) 。 2018年一项PNAS调研显示 , 半数科研人从入行到离开不到5年 。 这些数据都指向如下结论:对于一个想要获得学术界稳定教职的博士学位获得者来说 , 成功不过是偶然 , 失败才是常态 。 如果你不喜欢“失败”这个词 , 也可以替换为中性词——“离开” 。 为什么找不到教职?人们常给出以下答案:没有连续海外经历、年龄超限、专业太冷门/太热门、“出身”学校不够好、发表记录不漂亮等 。 这些答案十分普遍 , 其所指也心照不宣——没有拿到教职当然是不够优秀 。 可果真如此吗?我认为并不是 , 或者说 , 起码这并不是最重要的因素 。 真正导致教职难求的关键在于“基础比率” , 也就是教职数量/博士数量 。 人们或许会说教职稀缺 , 但这种说法并不准确 。 首先 , 教职不是突然变少 , 而是从来如此 。 换个隆重些的词——“教席” , 甚至有位列仙班之感 。 如果对大学的发展历史稍有了解 , 我们会知道“教授”这个词的真正分量——与今日不可同日而语——大学教授是与僧侣、教会等并列的不事生产的阶层 , 说句“贵族”都不为过 。 其次 , 就“学术市场”而言 , 流通的商品是“博士” , 而非“教职” 。 因此 , 并不是“教职短缺” , 而是“博士过剩” 。 Brennan教授在他名为《Good work if you can get it》一书中进一步指出 , 提供学术工作的人数(供应量)超过了空缺职位的数量(需求量)——这是供给侧问题 , 而不是需求侧问题 。 进一步 , 他还给出了一系列数据证明教职并没有变少(虽然本来就不多) , 甚至还逐年有所增加 。 因此 , 拿不到教职的主要原因就是基础比率 。 明白这一点 , 既可以提早明白学界存活之难度从而有的放矢 , 更重要的是 , 不要妄自菲薄——毕竟 , 学术界打击自信心非常有效的一招就是:“你拒绝了我 , 还列出一堆过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