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按时悲观,防止崩塌” | 关于未来,这是一篇治愈的小文章

社会|“按时悲观,防止崩塌” | 关于未来,这是一篇治愈的小文章
文章图片

新年刚过不久 ,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觉察到这个变化 , 我们和身边人越来越少谈论对未来的畅想 。
在去年新冠疫情的打击下 , 内卷、过劳死、自杀等尖锐的社会矛盾被激发出来 , 我们普遍陷入一种习得性无助的低迷里 , 不断降低对生活的期待 。
与其笃定地写下新一年的flag , 承受未来变数所导致的挫败和无力 。 不如回归到触手可及的现实中来 , 反而更有安全感 。
就像叔本华所言:“不想太过悲惨的话 , 最保险的方法就是不要期望能很开心 。 ”
但在这种「降低期待」的态度背后 , 真的只是一种甘愿避世的悲观吗?它真的能够慰藉我们对不确定性的焦虑吗?世界什么时候会好起来?
社会|“按时悲观,防止崩塌” | 关于未来,这是一篇治愈的小文章
文章图片

面对系统:有人抵抗 , 有人蛰伏
谈及“不对生活抱太大期待” , 很容易联想到日本的一种现象:低欲望 。
在国内 , 则是佛系、颓废、丧、糊弄学等流行的青年文化 。
日本管理学家大前研一在《低欲望社会》中提到:
日本经历泡沫经济危机之后 , 整个国家的经济持续低迷 , 不论个人怎么努力都很难获得职务和薪资的上调 , 即使涨薪 , 也只是用以更长的工作时间做交易 。
因此日本年轻人普遍丧失了对金钱、地位等世俗成功的欲望和追求 , 更愿意过上一种“穷充”——贫穷但充实开心、心灵满足的生活 。
比起“我要出人头地”这类不切实际的幻想 , 年轻人更愿意当一个回家啃老、在家里蹲的“废物” , 以“废物”自嘲的背后 , 是面对高压生活下升腾出的一种无力感的戏谑 。
但在心理学上针对年轻人的“废物说”有另一种解读:理直气壮地承认自己是废物 , 是馈赠自己「安全感」的一种途径 。
浙江大学心理学教授陈海贤在《幸福课:不完美人生的解答书》中写道:
承认废物的人 , 意味着将所有的不堪、缺陷都纳入意料之中 , 就不必再为任何不完美的事情而羞愧 。
这样反而更能够毫无负担、理直气壮地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 不再担心是否能做成了 。
就像李诞以「人间不值得」的姿态去面对这个世界 , 但凡遇到一点微小的值得 , 都能够换取充盈的快乐 。
社会|“按时悲观,防止崩塌” | 关于未来,这是一篇治愈的小文章
文章图片

而在哲学上 , 对于这类悲观消极的人生态度 , 还提到另一种目的:反抗的必要 。
丹尼尔·克莱恩在《每当我找到生命的意义 , 它就又变了》里写道:
哲学的悲观主义 ,
并不单单是一种对生活的沮丧态度 ,
而是对进步这个概念的驳斥 。
这句话的意思是 , 人们选择悲观避世的态度 , 目的是为了反抗世俗社会强加或者诱惑于个体身上的价值、追求和选择 ,
是为了抵抗「只允许社会存在正能量、只能进步不能落后 , 只能更高更快更强」的各种意识形态 。
因为房价日趋高升、社会上升通道狭窄的现实 , 让人们意识到并不是单靠个人努力和拼命工作就能够去抗衡的 ,
曾经鼓舞人心的「进步叙事」 , 也被视为制造焦虑、蛊惑人沦为资本剥削的话术了 。
但相比起日本青年走极端的「就地躺平」 , 西方社会对「个体对抗意识形态」的宽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