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切|《御赐小仵作》中驸马留下的密文应该怎么解?古代读书人都明白

古装系列《御赐小仵作》最近在网上很火 。 这部剧虽然前期没有流量明星 , 也没有宣传 , 但依然凭借紧凑不流血的剧情和演员精湛的演技赢得了不错的口碑 , 并迅速引起了网友的热议 。
尤其是第21集播出后 , 网上很多网友甚至称赞这一集是本剧的“封神”一集 。 虽然看起来这个说法有些夸张 , 但是《御赐小仵作》确实比同期上映的其他电影电视剧好看很多 。
事实上 , 第21集确实是整部电视剧的主要情节 。 这一集的剧情起到了很好的承上启下的作用 。 等人终于在楚楚口中找到了巫医叔叔 , 也就是许 , 不过此时许已经去世多年 。 为了让后人知道我们剑南节度使的错案 , 他把一份带着自己的密文沉入了沼泽 。 这个密文是供使用的 。
虽然反切注音在剧中看起来很复杂 , 但其实在古代 , 所有的学者基本上都知道这种方法 。 反切又叫“转”、“切字”、“切字” 。 也可以直接叫“切”、“转”或“转” , 这是古代汉字的一种注音方法 , 简单来说 , 这种方法就是在反切 , 上面的字和被切的字是双音节的 , 下面的字和被切的字是重叠的 。 取上字的生母 , 下字的元音和声调 , 拼出切字的读音 。
《切韵考》:切字法以二字为一字之音 , 上字与切字为双音节 , 下字与切字重叠;上字决定其浊 , 下字决定其平 , 上 , 下 , 中;上字不分高低上下里清浊 , 下字不分高低上下里清浊 。
例如 , 用“昌真”切掉“陈”字 , “昌”是的最后一个字 , 我们取其生母“CH”;“真”是下面的一个字 , 我们取它的元音和声调“Chn” , 由此可以断定“陈”的读音是“chn” 。
早在东汉时期 , 反切就已经被许多学者采用 , 但这种方法并没有得到广泛推广 。 三国时期 , 魏国孙炎整理总结了这种注音方法 , 编为《尔雅音义》 。 从那以后 , 反切的这种方法被广泛使用 。
事实上 , 在反切 , 大规模普及之前 , 古籍主要采用“类比”、“读若”或“标正读音”的方法 。 与这三种方法相比 , 反切记谱法有了很大的进步 。 使用反切法不仅可以标记每个单词的发音 , 而且标记准确 。
iv>
【反切|《御赐小仵作》中驸马留下的密文应该怎么解?古代读书人都明白】因此古人对于反切这种注音的方法非常重视 , 江永曾说过:“读书而不知切字 , 讹读必多;为师而不知切字 , 授读必误;著书而不知切字 , 流传必谬” 。 一直到1918年之前 , 反切一直是我国汉字的主要注音方法 。
反切注音法虽然与“譬况”、“读若”或“标注直音”这些方法相比优势明显 ,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种方法也存在着严重的缺陷 。 首先来说 , 这种方法用字太多 , 记忆比较困难 , 反切所用的上下字都有一定的规定 , 并不是随意选用的 , 根据《广韵》记载 , 反切用字上字有452个 , 下字有1232个 , 共计1684个 , 这个数量记起来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 而要想熟练运用反切注音法 , 这些字是必须要记住的 , 如果反切所用的两个字中有一个不认识 , 那就无法切出这个字的字声 。
再有就是语言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 同一个字在不同的方言区也会有不同的读音 , 因此有时候同一反切不但古今切出来的声音不同 , 就是同一时期 , 不同地方的人 , 切出来的声音也不一定完全一样 。
所以说这反切注音法虽然比过去的注音方法更为先进 , 但还不能说它是科学的注音方法 。 不过不可否认的是反切注音法确实是我国古代人民智慧的体现 , 是我们民族伟大的文化遗产 。
#御赐小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