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学|六大新发现辉耀中国考古百年华诞

将东亚古人类隔离在西方古人类先进石器制作技术之外的“莫维斯线”是否存在?在距今5000年前后中国史前时代社会动荡整合之际 , 涌现出了怎样的英武领导者?“一醒惊天下”的三星堆遗址的重要意义何在?江西发现的以珍贵楠木营建的230平方米战国大型墓葬 , 如何见证了越国的强盛?秦简之乡湖北云梦的“中华第一长文觚”记录了哪些全新史料?吐谷浑的“国王谷”中有哪些突破性发现?
3月18日 ,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2021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公布的六项重大考古新发现 , 可为我们解疑释惑 。 2021年 , 正值现代考古学在中国诞生100周年 , 这些重要发现同时也为中国考古百年华诞增添了耀眼的光彩 。
考古学|六大新发现辉耀中国考古百年华诞
本文图片

皮洛遗址B区后缘剖面采集薄刃斧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供图
海拔最高的阿舍利技术遗存
皮洛遗址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稻城县 , 平均海拔超过3750米 , 在约100万平方米范围内 , 散布各类石制品 , 目前已采集典型标本3000余件 。 在200平方米的发掘范围内 , 揭露出多个古人类活动面 , 出土7000余件石制品 。 根据地层关系、堆积特征和遗物发现情况 , 可以大致将发现的七个地层分为三期 , 整体构成一个罕见的旧石器时代文化“三叠层” , 上层年代不晚于距今13万年 。 三个阶段均发现有石制品及人工搬运砾石密集分布的古人类居住活动面 。 石制品中约有20%为“烧石” , 可能与较为频繁的用火行为有关;还发现由扁平砾石围成的半环状“石圈”遗迹 , 显示了人类曾在遗址从事过用火、打制石器等活动 。
最引人注目的是手斧、薄刃斧等典型阿舍利技术遗物 , 这是目前所知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阿舍利技术遗存 , 也是东亚地区所见最精美、技术最成熟、组合最完备的阿舍利技术遗物 , 彻底结束了先进的阿舍利技术是否止步于“莫维斯线”、东亚古人类只能制作粗糙石器的争论 , 对于认识亚欧大陆东西侧远古人群的迁徙和文化交流具有特殊意义 。 出土岩块上的刻划痕迹 , 是具有现代人特征的象征性行为 , 显示东亚地区人类行为多样化出现的时间可能要远早于过去的认识 , 为深入探讨中更新世的古人类行为与现代人的出现和扩散等重大问题提供了关键性材料 。
考古学|六大新发现辉耀中国考古百年华诞
本文图片

黄山遗址出土屈家岭文化玉璜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供图
“庞贝式”史前大型玉器制作聚落
黄山遗址面积达30万平方米 , 被3条地下古河和白河围合 , 由山上和山下两部分组成 , 是南阳盆地最大的新石器时代遗址 。 揭露面积共2400平方米 , 遗迹主要为建筑基址、墓葬、灰坑等 。 出土物以砂岩质制玉石工具为大宗 , 约2.3万余件 , 另有玉器116件、独山玉半成品或废品500余件、玉片3518件、玉料4500余件;象牙器14件;骨器73件;陶器近700件;猪下颌骨1500余个 。 其中 , 三块砾石上绘有褐红色人物劳动、卧猪、兰草写意图 , 堪称绝品 。
黄山遗址是一处以独山玉和石料为资源支撑、其他地方玉材为辅助的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涉及玉石器制作性质的中心性大遗址 , 填补了中原和长江中游新石器时代玉石器手工业体系空白 。 仰韶文化“前坊后居”的坊居式建筑群是国内保存最好的史前建筑之一 , 完好保留了建筑技术和日常生活的细节 , 堪称“庞贝式”遗存 。 距今5000年前后 , 以江汉地区为中心的屈家岭文化人群强势北上 , 占据南阳盆地 。 黄山遗址发现的屈家岭文化墓葬人骨保存为全国最佳 , 等级分化最明显 。 一座大型墓葬中 , 墓主身材高大 , 身边放置长弓劲矢和玉钺 , 脚下堆满400余个猪下颌骨 , 是迄今发现的同时期最高等级墓葬之一 , 尽显屈家岭社会领导者的英武之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