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瞧 , 又开始画饼了 , 我要是信了 , 怕是要哭断肠去了 。 ”
熟不熟悉?说没说过?像不像那个谁……没错 , 这就是近日风靡网络的“林黛玉发疯文学”的代表性句子 。
本文图片
所谓“林黛玉发疯文学” , 其实就是网友模仿林黛玉的语气、口吻 , 套用其带有显明个人风格的语句 , 温柔而又娇嗔地来抒发自己内心所想的一种表达方式 。 从网上流传的句子来看 , 其应用场景非常广泛 , 大都带有戏谑性 , 有自嘲 , 有讽人 , 有吐槽老板无偿要求加班的 , 有抱怨甲方一遍遍要求修改文案的 , 还有调侃朋友“流连花丛”的……据报道 , 还真有网友利用这种方式成功让客服退款的 。
真心喜欢也好 , 跟风随大流也罢 , 总而言之 , 在众网友的推波助澜下 , “林黛玉发疯文学”一度登上了热搜 , 话题阅读量高达1.2亿次 。
然而 , 热度背后 , 争议也随之而来 , 有人赞就有人弹 。
支持者将其称为“阆苑仙葩式文学艺术” , 认为这是一种文字美 , 既享受了独特的文化趣味 , 也实现了与外界的和解 , 是一种非常好的情绪宣泄和表达方式 , 不仅能委婉地抛出问题、提出意见 , 化解直来直去“社死”的尴尬 。 同时 , 在合理的范围内引用经典文学格式 , 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大家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 让其与时代结合而变得生动、活泼 , 是对经典文学的现代化传播 , 值得鼓励 。
反对者则视其为“碰瓷文学” , 认为这是对经典的亵渎和误读 , 是在流量思维的主导下 , 污名化林黛玉 , 如此东施效颦、照猫画虎 , 会将经典带偏 。 另外 , 凭着对林黛玉人物性格的一知半解 , 突出放大其苛刻、敏感的一面 , 看不到其身上的浪漫和诗意 , 会让人只识林怼怼而不知林黛玉 。
不过 , 在争论之间还有一种理性的声音 。 “虽然学来学去有点阴阳怪气 , 但大多数人内心还是喜欢林妹妹的 。 ”“火了吗?那可是好事 , 现在有几个年轻人看红楼?”……很多网友都希望借此热度能真正引起人们对经典的重视 , 真能促使人去认真读一遍《红楼梦》 , “也不枉使唤了林黛玉” , 也算是功德一件 。
“我脑海中居然自动播放了一遍林妹妹的语气和表情 。 ”就像这位网友一样 , 第一次看到或听到“林黛玉发疯文学”时 , 你脑海里是不是也闪现过这样的画面 。 而就像曾经流行的“一句话证明你读过《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一样” , 不妨将“林黛玉发疯文学”也作此解 , 大可不必争论谁是谁非 。 大胆想一下 , 如果真能穿越到现在 , 或许黛玉也会打趣一句:“我哪里就疯了?”
【林黛玉|如果穿越到现在,黛玉或许会打趣“我哪里就疯了”】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采访人员/编辑刘庆英
- 人物|“林黛玉体”毁掉《红楼梦》?经典没那么容易被玩坏
- 红楼梦|林黛玉 “发疯文学”网络走红
- |如果有机会让现在的你遇到刚毕业初入职场的你,你会对他说什么?
- 才情|林黛玉“发疯文学”网络走红 红学家:年轻人也需要引导】
- |林黛玉是为情而死吗?一次洗澡,两次换衣,表明她不是因情而死
- 铜镜|如果是想进一步了解紫砂壶
- 小说_文化|如果你被这四本的简介所劝退,那就太可惜了,因为内容实在精彩!
- |《红楼梦》|林黛玉真的是“质本洁来还洁去”吗?
- 互联网文学|如何看“林黛玉发疯文学”?
- 林黛玉|“林黛玉发疯文学”上热搜,好好说话这么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