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闰瑜|从小与山歌结缘 唱响阳西好声音( 二 )


拍短视频打造山歌“网红”
阳江山歌虽然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但由于使用阳江本地方言歌唱 , 所以难以在省内外其他地区广泛推广 。 “除了在本地表演之外 , 去深圳等地演出也是基本上唱给当地的阳江乡亲们听 。 ”谭闰瑜介绍说 。
为了让阳江山歌这门艺术走得更远 , 2007年阳西山歌协会成立后 , 谭闰瑜便组织录制山歌光盘 。 近年来 , 随着短视频平台的日益兴起 , 谭闰瑜也将山歌作品搬上了互联网 , 成为一名山歌“网红” 。
“阳江山歌作为口头传承的民间艺术 , 要在不断的口口相传中演化与完善 , 创作者和爱好者只有开拓创新 , 才能使山歌不断变化和完善 , 才能获得永久的生命力 。 ”谭闰瑜表示 , 山歌通过短视频形式能够实现“活态传承” 。
为了更好地保持山歌文化的生命力 , 谭闰瑜努力做好非遗传承工作 , 近年来坚持走进校园 , “从娃娃抓起”培养年轻的山歌爱好者 , 带出了一大批入门弟子 。
为了帮助更多人学习山歌艺术 , 谭闰瑜还将自己多年来的心血总结成文 , 写出《山歌创作大纲》《山歌韵律》等理论文章 , 并在阳西县文化馆开设山歌培训班 , 免费教群众唱山歌 , 不断培养壮大山歌队伍 。
■延伸
阳江山歌文化
源远流长
阳江山歌是一种民间口头说唱艺术 , 源自当地民间祭祀中的唱说过程 , 是当地人民在生活、劳动中不断吸收中原文化 , 特别是唐诗、宋词和元曲等艺术形式 , 而创造出来的一种民间音乐形式 , 经祖祖辈辈口口相传下来 。 现主要流行于阳江地区 , 尤以阳西的织篢、溪头、上洋、程村一带为盛 。
阳江人在日常生活、劳动中 , 或遇传统节日 , 或迎亲娶嫁、老人生日、小孩满月、男女求爱、乔迁新居以及奔丧哭丧等 , 都会用唱山歌的形式来表达他们的思想感情和精神诉求 。
阳江山歌有花笺调、堂枚调、驶牛调、吟诗调、猜马调、木鱼调、喃呒调等十余种歌调 , 不同歌调有不同的旋律和表现手法 , 在实际演唱过程中 , 根据每个歌手不同的表现力 , 会有较大的随意性和自由发挥的空间 。 对歌时 , 基本是一韵到底 , 如果歌手旗鼓相当、所唱的韵重复太多时 , 一方自动转韵 , 对方还歌时随之转韵 , 如此循环往复 , 直到一方认输为止 。
阳江山歌历史悠久 , 内容丰富多彩 , 涉及面广 , 传播影响范围广泛 , 是阳江人民智慧的结晶 , 也是阳江历史文化的具体表现 , 为研究阳江各个时代的历史、社会情况、生产力发展以及文化娱乐生活等方面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
【谭闰瑜|从小与山歌结缘 唱响阳西好声音】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山歌文化 , 阳西县文化部门也将阳江山歌申报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对县域内的山歌进行了多次搜集和整理 , 结集出版了《阳西民歌》《阳西山歌选》《阳西山歌的故事和传说》等有关山歌的书籍 , 保存下来的山歌达数千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