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巳节|这个古老节日一度与中秋节、春节齐名,又是“求子节”“诗歌节”“书法节”

上巳节|这个古老节日一度与中秋节、春节齐名,又是“求子节”“诗歌节”“书法节”
本文图片

上巳节是古老而传统的节日 , 曾一度与中秋节、春节齐名 。 上巳节源于春秋 , 定于汉 , 魏晋时期被明确定为农历三月初三 , 到唐朝时达到鼎盛 , 宋代以后逐渐式微 。
祓禊祈福——
【上巳节|这个古老节日一度与中秋节、春节齐名,又是“求子节”“诗歌节”“书法节”】三月时节 , 乍暖还寒 , 季节交换 , 极易生病 。 上古时期 , 人们习惯于通过水边祭祀、香兰沐浴等来祛除疾病与不祥 。
《周礼》有“女巫:掌岁时祓除、畔浴”的记载 , 即祓禊祈福;《论语》中的“浴乎沂 , 风乎舞雩 , 咏而归” , 讲的也是沐浴驱灾的活动 。 到魏晋时期 , 上巳节的宗教色彩淡化 , 而多了踏春游园的趣味 。 中唐以后 , 上巳节被定为法定假日 。 这一天 , 官员可以休息一天 。
令会男女——
农耕文明与星象文化传统 , 使中国古人善于“顺天时” 。 人们认为 , 春天与生命相关 , 是万物勃发的季节 , 也是人类繁衍的时令 。 三月三之“三” , 在一定意义上也是天、地、人结合的体现 。
“会男女”是上巳节的风俗 。 《周礼》记载:“中春之月 , 令会男女 。 于是时也 , 奔者不禁 。 ”青年男女被允许与自己情投意合的人相会 , 以歌舞定情 , 并互赠信物等 。
这种暂时摆脱礼教束缚、具有合目的性与规律性的感性活动 , 体现了在满足衣食等基本生存需求基础上对更高层次自由的追求 。
此外 , “临水浮卵”“水上浮枣”等习俗 , 也表达了对生育的期盼 。 因此 , 上巳节又被称为“求子节” 。
曲水流觞——
魏晋时 , 上巳节的主要活动增加了新内容——曲水流觞 , 成为文人墨客饮酒吟诗的雅事 。 《世说新语》记载:“郝隆为桓公南蛮参军 。 三月三日会 , 作诗 。 不能者 , 罚酒三升 。 ”
这种以酒斗文的游戏引人入胜 , 在古代诗词中有不少描述 。 书法家王羲之的《兰亭集序》 , 描绘了上巳节这一天“仰观宇宙之大 , 俯察品类之盛”的视听之娱 。 对于不会饮酒的人 , 则以“筒水流面”代之 。
唐朝 , 上巳节成为纵情歌舞的盛会 。 皇帝常常赐宴曲水 , 并为新科进士举行庆祝宴会——曲江大会 , 教坊也加入为之助兴 。 奏乐、诵诗、泛舟 , 呈现一番热闹的大唐景象 。 唐朝的“应制诗” , 就是这一盛大场面的见证 。 由此 , 上巳节又被称为“诗歌节”“书法节” 。
如今 , 上巳节传统逐渐淡化 , 但南方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的“三月三”节俗还在延续 , 并对东亚周边区域产生了深远影响 , 如日本的女儿节 。
同时 , 我们也依稀能在清明节中探寻到上巳节的若隐若现 。 可以说 , 中国传统文化节庆并未走远 , 蓦然回首 , 仍在“灯火阑珊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