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修桂|清明忆故人︱韩茂莉:泪别张修桂老师

2021年9月12日 , 历史地理学家、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教授张修桂逝世 , 享年87岁 。 先生逝后 , 学界师友以各种形式表达悼念 , 感怀先生的道德与文章 。 清明之际 , 追思故人 , 澎湃新闻·私家历史选取一组文章 , 与读者分享 。
【张修桂|清明忆故人︱韩茂莉:泪别张修桂老师】张修桂|清明忆故人︱韩茂莉:泪别张修桂老师
本文图片

张修桂(1935-2021)
9月初 , 我一直在看张修桂老师的著作《中国历史地貌与古地图研究》 , 琢磨着张老师研究的问题 , 也注视着那张作者照 。 照片上的张老师微锁着眉头 , 目光犀利 , 那应该是讲授某个问题时的瞬间 。 那些天 , 边看书 , 边回顾几十年中的往事 , 张老师平日对谁都随和亲切 , 只有涉及学术问题一丝不苟 , 正像那张照片的表情 , 目光中具有穿透力 , 敏锐而严肃 。 张老师的书 , 那些年刚拿到手就开始读 , 但不同年龄读书的收获完全不同 , 此时看书也许真正走进去了 。 我不想只对着照片 , 且是如此严肃的照片 , 品味读书的体会 , 于是给张老师发了微信 。 不想 , 两天了 , 没有回信 。 再次发出的微信 , 仍然没有回信 , 这时我有点慌了 , 这不是平日张老师的做法 。 随后致信晓虹与昭庆 , 她们回复还好 。 就在我以为张老师懒得看微信的时候 , 不幸的消息传来了 。 我与张老师的交往 , 最后停止在那两个只有去 , 没有回的微信上 , 以后再没有修桂老师了 。
认识张老师是在1988年太原召开的历史地理年会 , 其实张老师并不属于人见人熟那类 , 初次交谈 , 张老师那道目光如同照片上一样 , 敏锐而犀利 , 和邹先生的谦和不大一样 。 不久以后再见到张老师 , 已经算认识了 , 这时才发现张老师不仅随和 , 而且十分有人情味 。 史先生、侯先生学术以外 , 几乎从不与我们闲聊 , 但30多年中 , 张老师始终亦师亦友 , 尽管一年 , 或几年也就见上一次 , 但各种事都会告诉张老师 , 并获得心灵的支撑 。
人这一辈子 , 老师的存在 , 在不同阶段有不一样的意义 。 年轻的时候 , 我们从老师那里获得学识 , 凭借老师的提携在学术道路上走得更稳一些;当我们老了 , 老师更是学统的标识 。 谁在年轻的时候 , 都希望得到老师的帮衬 , 我与张老师、邹先生没有师承关系 , 却拥有如同他们自己学生一样的待遇 , 很多年一想起复旦历史地理研究所 , 心里总是暖暖的 , 因为他们 , 也因为那里所有的老师、朋友 。
张老师的研究做的非常好 , 不仅开创了历史自然地理这一研究领域 , 而且为这一研究领域奠定了基础 。 侯仁之先生并不轻易赞扬人 , 但多次提到张老师的研究 , 并且反复强调历史地理研究应该经世致用 , 服务于国家发展 , 张修桂同志关于长江中游河道与洞庭湖变迁的研究 , 不但做得非常好 , 而且直接服务于当地建设 , 为长江中游南岸一带发展提供了十分必要的建设原则 。 侯先生赞扬张老师的同时 , 更希望我们也能做出这样水准的研究 。
侯先生赞扬张老师 , 我对张老师只有推崇了 。 张老师的研究具有鲜明的理性思维 , 每一个问题深思熟虑 , 条理清楚 , 没有虚张声势的理论 , 最后呈现出来的都是科学 。 比如解读云梦泽的变迁 , 考古、地貌、历史文献 , 环环紧扣 , 尤其在江陵陆上三角洲上依据时代先后 , 将华容、竟陵、州陵、沙羡、云杜、安陆、监利、沔阳这些县级行政建置一一提举出来 , 让人十分振奋 , 几乎是用动态的地与人的关系 , 展示了湖水与陆地此消彼长的过程 。 从张老师的独立著作 , 以及与邹先生等合作的两部《中国历史自然地理》 , 落笔之处就是亮点 。 这些书 , 从出版之初 , 直到今天我依然在读 , 品味他们的眼光与问题视角 , 同时深感其中的难度之大 。 我出身于地理学 , 也许正是如此 , 才深知洞察到历史时期地貌曾经有过的“沧海桑田”之变 , 绝非易事 。 张老师在这个领域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 他用自己的研究 , 以及探索出来的思路与方法 , 为后人走进历史地貌学、历史自然地理研究打开了一扇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