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 , 震惊整个世界的“曾侯乙国君墓”在湖北随县问世 。 多达15000多件的出土文物让世人领略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繁华 , 而这其中却有一件文物堪称“穿越” , 那就是“金弹簧” , 不仅超出想象 , 而且用途成谜 。
本文图片
说起来 , 这已经不是“梅子”在介绍文物故事时第一次提到“弹簧” , 比如蝴蝶杯 。 只不过 , 过去很多人都质疑古代中国哪有本事生产“弹簧” , 并认为不过是胡诌而已 。 然而 , 这一次曾侯乙墓的发现却让人认识到“弹簧”确实在古代存在过 。
这座2400多年前的战国古墓可以分为东、西、北、中四个墓室 , 而棺椁放置的位置不在中室 , 而是东室 , 这说明墓葬的核心位置应该在东部 。 恰恰也就是在这个墓室出土了一个奇怪得令人匪夷所思的文物——“金弹簧” 。
本文图片
当时 , 这些金弹簧被平放在一件长方形漆案板上 , 这个案板上有二十个圆木桩子 , 上面缠绕着一个又一个的弹簧 。 据专家们研究 , 这些弹簧可以分为两类 , 一类是用黄金制作而成 , 安放在其中的两个圆木桩子 , 另一类则是锡铅合金制成的 , 安放在剩余的十八个圆木桩子 。
本文图片
据统计 , 这些金弹簧共有462个 , 每一个金弹簧的重量约在1.5克左右 , 因此总重量接近500克 。 需要说明的是 , 这些金弹簧虽然形状酷似弹簧 , 但在弹性上却与现代意义上的弹簧有较大的差距 。 古墓里出土的这些金弹簧质地偏软 , 不具有弹簧的功能 , 那么它究竟起到的是什么样的作用呢?
按理说 , 曾侯乙的安身之地如此奢华 , 又怎么会往陵墓里放入这些看上去无关紧要的东西呢?要知道 , 直到今天 , 湖北省博物馆对于这些出土的弹簧依然只有简单的8字介绍:出自战国 , 用途不明 。
本文图片
这究竟是一种战国时期的神秘丧葬习俗 , 还是某种不为人知的功能性器具 , 又或者真的是“天外来客”遗留下来的一种传承之物?
对于这个问题 , 不同立场的人给出了不同的看法 , 有些看法甚至让人不敢深思 。 不过 , 在众多的观点中 , 有两种观点还是获得了比较多人的认可 。
本文图片
第一种观点认为金弹簧是战国时期的一种娱乐工具 , 主要用来射大雁 。 据历史记载 , 古代的王公贵族在闲暇之时喜欢玩狩猎游戏 , 而射击大雁就是其中的主要内容之一 。 古人们往往会在弓箭的后头系一根绳子 , 绑上某种物件 , 从而依靠重量避免大雁在被射伤后逃脱 。
这种游戏不仅在《吕氏春秋》、《宋史》等皆有记载 , 而且在出土的文物上也多有体现 , 比如“错银狩猎纹铜壶”中就描绘了多种狩猎活动 。
本文图片
第二种观点则认为“金弹簧”并非是实用功能 , 而是一种渺茫的寓意功能 。 提出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这些金弹簧形状与蚕茧类似 , 很可能是古代贵族考虑到蚕茧无法长期保存而用金弹簧作为替代品 。
要知道 , 蚕茧可不只是古代社会生活里养蚕纺织活动的产物 , 而是有破茧重生、超脱成仙的寓意 。 从先秦时期的诸多墓葬看 , 蚕茧造型的器物并不罕见 , 想来应是此理 。
- 文物|他曾是文物鉴别专家,为了钱财,做起文物大盗,造成文物大量流失
- |英籍华侨赵泰来继承家族遗产,发现内藏6万多件中国文物,最终全捐给国家
- |马未都珍藏文物被打碎!录制现场鸦片无声,他3个字就暴露出人品!
- 踏青|清明:寄哀思 踏青去
- 绿松石|165件绿松石文物汇聚一堂,天蓝水碧松石古“青琅”一梦九千年
- |山西太原发现神秘古墓,文物尽数被盗,墓中壁画却成为艺术史传奇
- 清明节|来自5件古代文物的召唤:清明节,快去踏青了!莫负好春光!
- |拾荒老人捡到价值三亿文物,融掉卖了12000,成万元户还修建房子
- 文物|10件令人称奇的古怪文物,一件比一件匪夷所思!
- |文物修复从师徒传承意识应该怎样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