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画|清晨阅读丨国画48问?学国画必须要懂的基础知识( 六 )


28、什么是中国画的“意境”?
李可染先生说:“意境是艺术的灵魂 , 是客观事物精萃的集中 , 加上人的思想感情的陶铸 , 经过高度艺术加工达到情景交融 , 从而表现出来的艺术境界 , 诗的境界 。 ”意境在中国画中包含的内容很多 。 一张画的主题 , 其取景构图、造型和传神、情节安排与描写以及画面经营处理都须在“意”字上下功夫 。 “意”可以说是一张画的灵魂 。 中国画向来就被说成“画是无声诗”、“画有意境” 。 一张画常常是对象特征和画家感受的和谐表现才能产生诗意 。 情景交融的形象才是诗的形象 , 所谓“意中有意 , 味外有味的形象才是耐人寻味的艺术形象” 。 一张情意深 , 表现力强的画对看画的人能保持着广远持久的吸引力 , 这就是所说的中国画的“意境” 。
29、中国画中“意匠”是指什么?
表现意境的加工手段叫“意匠” , 也就是指艺术家的表现方法和创造力 。 在艺术上“匠”字是很高的誉词 , 如“匠心”、“宗匠”等等 。 对于艺术家来说 , 加工手段的高低关系着艺术造诣的高低 , 历代卓越的艺术家没有不在“意匠”上下功夫的 。 中国画意境的表现 , 首先是作者的生活感受 , 形象思维 , 艺术创作表现方法等一系列内在功力的结果 , 同时还必须进行反复的高度的艺术提炼 , 要求作者苦心经营 , 精工制作 , 达到匠心独运的艺术效果 , 谓之高度意匠 。 正如唐代大诗人杜甫所说:“意匠惨淡经营中” , “语不惊人死不休” 。
30、国画中所提的六法是指什么?
“六法”是由南齐谢赫提出来的 , 向为历代画家、评论家、鉴赏家所推重 , 是中国绘画史上最早的比较科学和有系统的绘画创作、绘画批评的准则 , 其内容如下:(1)气韵生动;(2)骨法用笔;(3)应物象形;(4)随类赋彩;(5)经营位置;(6)传移模写 。 气韵生动是“六法”中最重要的一法 , 是千年来我国绘画创作与绘画批评的重要准则 。 优秀的绘画作品 , 必须塑造出动人的形象 , 有巧妙的结构、用笔、用墨和赋彩 。 一副画具备这一切 , 会给人以总的印象 , 也就是在内容意境、形象塑造以及构图、色彩等方面 , 给人以又完整又具体的感受 。 谢赫提出来的“气韵生动”正是指这种感受 。 感受的深度 , 决定于作品对于生活美的揭示深度以及形象创造的完美性 。
“气韵生动”是形与神在画面上的统一 , 这个统一具有极高的艺术性 。 骨法用笔是绘画表现上关于用笔的问题 。 是运用线描表现对象形体的重要技法 。 唐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说:“夫象必在于形似 , 形似须全其骨气 。 骨气形似皆于本意 , 而归乎用笔 。 ”应物象形是关于形象塑造的问题 。 所谓“应物”不仅是追求对象外表的相似 , 更重要的是认识对象的特质与内在精神 。 征集 , 张 。 壹巴叁 , 贰陆零伍 。 叁柒捌叁 。 描写时 , 如果只是“象形”而不应物 , 是不对的 。 唐张彦远说 , “骨气形似 , 皆本于立意 。 立意便是中发心源 。 ”故“应物”不是单纯照着对象画 , 而是在形似的基础之上表现好对象的精神实质 。 随类赋彩是关于设色的问题 。 “类”即“万物之类” , 这里所指的类 , 是绘画对象所呈现出来的特性、状貌以及颜色的类别 。
对于色彩的表现 , 中国画是很别致的 , 讲究物体的固有色 , 然后随物象之类 , 在形象特征上赋以概括性的色彩表现 。 经营位置是绘画的布局章法问题 , 即绘画的构图、构成 。 所谓绘画中的“位置” , 应该有所“经营” 。 “经营”二字 , 含义甚深 , 要根据对象的结构和格局 , 苦心加以组织和布置 。 因此在绘画表现上经营位置十分重要 , 谢赫提出此“法” , 正是总结了中国绘画在构图上的表现特点 。 正因为画的“位置”是“经营”出来的 , 是随画家精心组织和布置的 , 所以中国的山水画才能不受焦点透视的局限 , 机动、巧妙地运用散点透视 , 在一幅画面上描写“万里长江”或“华岳千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