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课堂丨安次区第十二期非遗大讲堂——谷氏制香

|云课堂丨安次区第十二期非遗大讲堂——谷氏制香
本文图片

谷氏制香代表性传承人 谷俊明
为了更好的倡导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 进一步提升安次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 , 研究、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发展之路 , 展示安次区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 , 为市民搭建与非遗传承人零距离接触的平台 。
安次区文化馆举办第十二期非遗大讲堂 。 在新冠疫情期间 , 第十二期非遗大讲堂仍然采取线上“云课堂”的方式进行 。
历史渊源
中国香文化可谓是源远流长 , 早在先秦时代就已经出现了用香、制香的记载 , 东西汉时期手工制香的技术得以成长 , 这是制香的初始期 。 此后制香完备于隋唐 , 这个时期内 , 技术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 一些理论知识和工艺日益完善 。 在宋代随着三教文化的盛行和趋于融合 , 香文化御风而行 , 无论是制香的文化还是制香的技术都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 在元明清时期又得到了很大的普及 , 这个时期被成为香文化的鼎盛时期 。
元末明初的山西洪洞县有个谷庄村 , 村里的人世代都以制香为业 。 明初大移民之际 , 谷庄村中有很多人迁移到了廊坊市安次区仇庄乡永定河的一个河套内 。 为了纪念故乡 , 便将移居后的村庄称为谷庄村 , 并继续以制香为业 。
1958年中国进行了宗教改革 , 谷庄村的制香业大量萎缩 。 “文革”期间 , 传统制香业又停止了生产 。 “文革”结束后 , 传统制香技艺恢复起来 , 1995年 , 谷氏兄弟创建了一家制香作坊 , 将传统手工制香手艺继承了下来 。 上世纪八十年代是谷庄村制香业最为发达的时期 , 每天都有几十辆大卡车停在村口等着装香 。 香成为安次区一大出口特色产品 , 谷庄村也被誉为“中国四大产香基地”之一 。 2019年谷庄传统制香技艺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
|云课堂丨安次区第十二期非遗大讲堂——谷氏制香
本文图片

制作工艺
传统手工制香首先是选择天然香料 , 有时候为了找到上好香料 , 长时间跋山涉水都是经常的事 。 而后需要经过铡、碾、研、捣、磨、调等一系列复杂的工序 , 这些都需要人工去精准控制 , 这些也往往制香人最辛苦的地方 。 因为用料不同 , 采摘时间的不同 , 所以往往炮制的方法不同 , 这样才会产生香韵的美 。
本着“药香同源”的原理 , 很多制香的方子和工艺在《香典》 , 《本草纲目》、《伤寒杂病论》等一些著作中都有记载 , 秉承着“君臣佐辅”的理念 , 虽与中药的“君臣佐使”有所区别 , 却又殊途同归 。
|云课堂丨安次区第十二期非遗大讲堂——谷氏制香
本文图片

在炮制过程中 , 会加入很多的中草药 , 增加香韵 , 这样会改变一些香料或者草药原本的味道 , 让人闻起来很舒服 , 达到内病外治的功效 。
炮制工序的精益求精 , 给我们带来了正宗的合香 。 这些天然香料在点燃后 , 会释放一些芳香醇和芳香酮 , 可以起到杀菌、驱虫、改善环境清除异味、增强抵抗力预防疾病的功效 , 促进人的新陈代谢 , 帮助维持呼吸道机能 , 提神醒脑的作用 。 最近卫健委还发文 , 熏香和香囊是可以作为可治疗和预防新冠的一个途径 , 对于流感类的流行病的一种抑制作用 。
|云课堂丨安次区第十二期非遗大讲堂——谷氏制香
本文图片

工艺成就
刊发论文《关于香的那些事儿》 , 荣获第四届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高峰论坛暨成就(成果)展银奖;并在此次“传承与发展”主题实践活动成就(成果)展上被授予“传统技艺研究与应用领军人物”称号 , 荣获“文化传承贡献奖” , 2018年注册“谷氏香事”商标 , 2019年初成功通过“燕赵老字号” , 受邀参加央视一套生活圈特别节目《端午话传承之“百年制香家族”》录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