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葬|余家坝战国武士墓葬群揭秘( 二 )


栾丰实教授认为 , 根据资料推测 , 战国时期男子的平均身高不足170厘米 。 士兵是巴族血脉的延续传承的保证 , 但在战国时期的生活条件和战争环境下 , 要做到所有应征入伍的士兵的平均身高都在175厘米以上是不可能的 。 而且对士兵来说 , 所有人死后都陪葬这么多的青铜兵器 , 以巴国当时的经济实力来观察 , 同样是不可能的 。
比较合理的解释是 , 这些墓葬大都是当时巴人军官的墓地 。 这样的墓葬 , 在余家坝已出土120余处 。
武士生前军阶不高
如此多的武士埋葬在此 , 其生前的军阶在哪个档次?只有从他们生前随身携带的兵器和墓葬方式进行分析 。
余家坝出土青铜剑长均为50厘米左右 , 不超过60厘米 。 斜肩、扁茎无格、茎上有小圆形穿孔 , 剑身较宽 , 中脊两侧都有血槽 。 这是余家坝遗址出土的最为常见的兵器 , 都是形制较为常见的巴式柳叶剑 。
有意思的是 , 青铜剑上都髹有红漆 。 在出土时 , 大部分的青铜剑已经被氧化 , 有的长出了绿霉 , 有的已经被腐蚀得不能触摸 , 一碰就脆 。
这和涪陵小田溪巴人墓群出土的巴式柳叶剑 , 在档次上完全有了区分 。 小田溪的巴式柳叶剑在出土时仍旧锋利如昔 , 其坚硬冰冷的质感如同刚被铸造出来似的 , 完全没有被腐蚀的痕迹 。
为何差距如此之大?栾丰实教授解释说 , 这大概和墓穴的建设措施有关 。 小田溪的墓穴普遍使用青泥膏涂抹葬具四壁和墓底 , 有的还在墓穴内填土分层填塞大量的鹅卵石 , 不仅使得墓穴构筑坚固 , 而且可以加强防盗和防腐的功能 。 由于没有了空气的氧化 , 小田溪出土的巴式柳叶剑品质更为精良 。
涪陵小田溪还出土了罕见的玉具剑——剑的剑首、剑箍、剑格等部位都是用玉制作 。 栾教授说 , 这种精美的做法只是为凸显墓主生前的尊贵地位 , 表明墓主的贵族身份 。 反过来也可以说明 , 余家坝遗址中的武士军阶并不高 , 可能是中下级军官身份 。
为何集中葬在一处
为什么如此多的巴人中下级军官被集中葬在一处?
之前曾有一种说法是 , 在余家坝附近发生过重大战役 , 因此才有如此大规模的军人墓葬 。 但栾丰实教授说:“这是绝不可能的!”其理由主要是:
其一 , 随着发掘工作从南至北的推移 , 出土的兵器越来越少 , 而陶器越来越多 。 如果是因为战役而建造的墓群 , 陪葬兵器数量应该在伯仲之间 。 从陪葬品时间的变化来看 , 从战国中期延续到了汉代早期 , 其间有将近300年的光阴 , 不可能是一场战役能够造成的;
其二 , 没有证据显示尸骨是因为战争原因产生的 , 而且从尸骨安放的从容不迫程度来判断 , 死亡时间不应该是在战争期间;
其三 , 也是最关键的一点 , 所有尸骨上并无伤痕发现 。
那么 , 历史的真相到底是什么?
栾丰实教授分析 , 一支巴人在此生活了近300年 , 因此有大量的墓葬聚集在此是很正常的 。 就现在的状况而言 , 整个墓地遗址从南到北被大致分为4个墓葬相对集聚的小区 , 墓葬的整体布局高低错落有致 , 显示出这应该是4个家族墓地 。
聚葬习俗古已有之 , 在巴人尚武的观念中 , 把平时战功卓著的军人按家族集中埋葬是完全有可能的 。 从余家坝遗址看 , 每个小区里的军人并没有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布 , 墓葬的埋葬方向也完全没有规律 , 可以看出当时人们对军人的崇敬之情没有因为军阶的高低而有区别 。
但在300年的时间就只有一百多座墓葬 , 这也是不合理的 。 栾丰实教授解释说 , 目前发掘工作还没有完成 , 应该还有更多的墓葬出土 。 而且在两千年的沧海桑田变化里 , 不少墓葬因为自然或者人为的原因被破坏 , 无法寻找也是很正常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