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家坝战国武士墓葬群揭秘
刘登平/整理
巴 , 只在《华阳国志》里记载 , 数字不过千言 。 巴国留下的众多疑问 , 一直是考古上的重大谜团 。
2000年 ,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栾丰实率领的考古队在开县渠口镇钦云村(原云安村十二组)余家坝发现大面积战国墓群 , 赫然出土上百具巴国武士遗骸 。 人们要问 , 为什么数量众多的巴人武士聚葬于此?
战国墓偶然出土
余家坝位于开县渠口镇钦云村 , 地处长江支流澎溪河右岸 , 西北距县城14公里 , 南去1公里即为云阳县界 。 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108度33分00秒 , 北纬33度08分23秒 。 海拔151-159米 , 主要部分在海拔156米以下 。 这里由两条大致平行的低矮土岗组成 , 四周群山环绕 。 墓地遗址就在余家坝东北部的临河坡地上 。 墓地南北长约410米 , 东西宽约170米 , 呈新月弧状 , 面积5万多平方米 。 遗址内容主要分两大阶段 。 早期是战国中、晚期的具有巴人特征的墓群 , 晚期则为元、明时期的居址 。 遗址系1987年全县文物普查发现 , 并从群众手中征集到出土文物 。 1992年7月 , 经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复查确认 。 因三峡水利工程建设 , 余家坝将被淹没 。 按照“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三峡工程淹没区及迁建区文物保护规划》的要求 , 重庆市文物局委托山东大学实施余家坝考古发掘 。
墓地的发现纯属偶然 。 由于常年受河水冲刷 , 坡地临近河床的一侧经常坍塌 , 又因为村民经常在此烧砖取土以及整修梯田 , 陆续挖出青铜器等物 。 据村民高民安回忆 , 在20世纪70年代 , 这里挖出来的青铜器 , 被村民用麻袋装着送到废品收购站卖点小钱 。
不断发现的“废品”引起了专家的注意 。 1992年 , 经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三峡考古队调查确认 , 此地为一处战国时期墓地 。 1994年2月 , 受重庆市文物局委托 , 山东大学考古队对该遗址进行了调查并试掘 。 2000年10月至2007年6月 , 山东大学考古系连续在余家坝进行大规模发掘 , 共发掘面积28000平方米 , 发掘战国中晚期至西汉时期墓葬262座 , 出土文物1339件 。 其中 , 青铜器629件、陶器574件、玉器70件、漆器等其他文物66件 。
武士墓占据多数
余家坝墓葬形制皆为长方形土坑竖穴 , 棺材均为长方形 , 绝大多数墓穴内只有一个死者 。 死者身体平放 , 仰身 , 下肢伸直 , 双手交叉置于腹部 。
在所有出土的陪葬器物中 , 最多的是青铜兵器 , 几乎所有墓穴内都有 。 完整的兵器组合是戈、剑、矛、钺(读音同月 , 一种类似斧头的兵器)、削(一种类似短剑的兵器) 。 所有兵器都放在死者右侧 , 剑柄位置正好是死者生前的握剑位置 , 好像死者仍然保持着战斗的姿态 。
考古专家说 , 巴人的历史就是一部战争史 。 对巴这个与战争随行的民族来说 , 在死后仍做到兵器不离手 , 不能不让人感到悲壮 。
并不是所有的墓穴都配齐了这几样兵器 , 也有少量墓穴里缺失一种或者二三种 。 墓穴并没有被盗挖的痕迹 , 应该是入葬时就没有配齐 。 有的兵器还能看出生前是用长藤绕过 , 而且髹(读音同休 , 涂刷之意)有红漆 。
红漆在战国时期为贵重物品 , 一般士兵没有资格使用 。 由此可以看出 , 这些死者生前的地位不一般 。
经过两千年时光的消磨 , 有些尸骨已经灰飞烟灭 , 但从出土的骸骨看 , 绝大多数墓主生前都是身材高大之人 。 专家分析他们的身高都在175厘米以上 , 这在两千年前绝对算是西南地区高大威猛之人 。
余家坝遗址东南部M17墓穴中的人骨保存最完好 , 头向东北 , 面向西 , 骨架长约176厘米 。 山东大学考古系栾丰实教授推测 , 墓主身高在180厘米以上 。 其随葬物除标准的兵器组合外 , 同时配有两件生活用器——铜鍪(读音同某 , 有耳的罐形盛装物)和陶罐 , 显示主人生前是个经常四处安营扎寨的军官 。
- 墓葬|郑家湖14座饱水墓葬保存极好,实证秦楚文化融合
- |我市市区发现两座西汉早期墓葬
- 墓葬|“解码”唐代吐谷浑王族墓葬群
- 墓葬|国字山战国墓葬何以刷新中外对“越文化”的认识?
- 布币|高价回收:春秋战国时期的金融大观,刀币、布币、圆钱、蚁鼻钱
- |东西问丨国字山战国墓葬何以刷新中外对“越文化”的认识?
- |战国牛虎铜案:为何造型如此怪异?是母牛护犊还是新生寄托
- |中国第一战国水晶杯在哪?就藏在杭州闹市的博物馆,像现在的玻璃杯
- |武威唐代吐谷浑王族墓葬群入选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 武威市|武威吐谷浑王族墓葬群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