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谣|六网收视再夺魁,万物皆可民歌的《春天花会开》在创新中传承

纳兰惊梦/文
有人说 , 随着城市化的加快 , 码头、农田消失 , 民歌的生态环境没有了 , 创作的源泉也岌岌可危;有人说 , 民歌的保护工作不够 , 又缺乏创新的内在动力与曝光渠道 , 让民歌与年轻人的间隔越来越大 。
童谣|六网收视再夺魁,万物皆可民歌的《春天花会开》在创新中传承
文章图片

但别忘了 , 德云社的年轻相声演员张云雷硬是把一首北京的民歌小调《探清水河》给唱火了 , 带出了圈 。 而从芒果台的新节目《春天花会开》 , 似乎更有打脸“没人听民歌”论调的趋势——从多网收视表现来看 , 由安德胜工作室打造的大型民歌竞唱节目《春天花会开》节目保持了逐步上涨的趋势 , 不仅获得同时段四网省卫第一 , 同时#春天花会开今晚播出#、#华晨宇雷佳合唱龙船调#、#谭维维再现华阴老腔一声喊#等节目相关话题词也纷纷登上微博热搜榜单 。
童谣|六网收视再夺魁,万物皆可民歌的《春天花会开》在创新中传承
文章图片

曾有专家直指 , 如今对民歌的研究和认识还远远不够 , 像现在被年轻人热捧的说唱 , 其实在民歌中早已有之:许多少数民族民歌本身并没有固定歌词 , 要么是想到一件新鲜事要唱给大家听 , 就即兴编成歌词唱出来要么是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 , 想到哪就唱到哪 , 是名副其实的“freestyle” 。
因此许多的民歌里记录了大量当地的历史文化、民情风俗等 。 正如雷佳在这一期《春天花会开》里提及的那样 , 长沙的童谣里很多跟“吃”有关 , 除了她张口就来的《月亮粑粑》 , 还有像“杨裕兴的面,奇峰阁的鸭,德园的包子真好呷,火宫殿样样有,有饭有菜有甜酒,还有白糖盐醋藕”这样带有强烈地域符号记忆的童谣 , 更是一种情感与历史的留存方式 , 足以唤起有着共同生活记忆人们的共情 。
童谣|六网收视再夺魁,万物皆可民歌的《春天花会开》在创新中传承
文章图片

【童谣|六网收视再夺魁,万物皆可民歌的《春天花会开》在创新中传承】所以就不难解释戴欣梦露在演唱完《从前的冰糖葫芦》时 , 同为东北姑娘的梁田止不住的泪流满面 。 因为在戴欣梦露的歌声里 , 让许多人找回了童年的回忆 , 特别是拉着妈妈的手 , 要来一个钢镚 , 就为冰糖葫芦的一口酸和甜的回忆画面 。
童谣|六网收视再夺魁,万物皆可民歌的《春天花会开》在创新中传承
文章图片

包括在初选时 , 郭曲在改编的《那以后的事》时 , 也是保留了他儿时关于母亲的声音记忆 , 就是那首经典的《听妈妈讲那过去的故事》 。 通过留声机这个具有年代感的道具 , 嫁接起原曲辨识度最高的旋律和新潮的电子乐元素 , 完成了对民歌的创新态传承 。
童谣|六网收视再夺魁,万物皆可民歌的《春天花会开》在创新中传承
文章图片

节目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 , 当华晨宇被问及记忆中的童谣时 , 有了丝丝的迟疑“我小时候的童谣 , 都是音乐课本上教的那些” 。 其实 , 这说明了民歌的困境所在:原应是口口相传 , 反映真实生活的歌谣 , 悄然从生活中消失 , 只留存在音乐课本上 。
童谣|六网收视再夺魁,万物皆可民歌的《春天花会开》在创新中传承
文章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