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图片
关注我们
再
读
论
语
3.16子曰:“射不主皮 , 为力不同科 , 古之道也 。 ”
●“射不主皮” , “皮”是指蒙着皮的箭靶子 。 古代箭靶子叫“侯” , 用布或用皮做成 , 画着各种猛兽或其他东西 , 最中心的部分叫作“正”或“鹄” 。 这里的“射” , 不是军队里的武射 , 而是演习礼乐的“射礼” , 《仪礼·乡射礼》里有“礼射不主皮”的说法 。
对“不主皮”的理解 , 《集解》引用马融的话说:“三曰主皮 , 能中质也 。 ”就是说不以射不射中为高下 。
毛奇龄的《论语稽求篇》赞同这种说法:“主者 , 着也 。 主皮者 , 着于皮也 。 ……不主皮者 , 射礼也 。 ……虽发必祈中而不止于祈中者 , 以为礼也 。 ”
《集注》:“皮 , 革也 , 布侯而栖革于其中以为的 , 所谓鹄也 。 ……古者射以观德 , 但主于中 , 而不主于贯革 , 盖以人之力有强弱 , 不同等也 。 ”意思是说以射中为主 , 不在乎是否穿破皮侯 。
杨伯峻、杨逢彬都赞成这种观点 。
●“为力不同科” , 马融的解释是:“为力 , 为力役之事也 。 亦有上中下三科焉 , 故曰不同科 。 ”(《集解》)他把“为力”说成是干力气活儿 , 按他的理解 , “为”读二声 , 是做的意思 。
《集注》:“为力不同科 , 孔子解礼之意如此也 。 ……科 , 等也 。 古者射以观德 , 但主于中 , 而不主于贯革 , 盖以人之力有强弱 , 不同等也 。 ”朱熹认为 , “为力不同科”是在解释为什么“射不主皮” , 因为人的力量有强有弱 , 不一样 。 按照他的解释 , “为”读四声 , 因为的意思 。 “同科”是同等 。
连起来看 , 第二种解释更连贯、合理 。
●译文:
孔子说:“比箭 , 不一定要射穿箭靶子 , 因为各人的力气不一样 , 这是古时的规矩 。 ”
3.17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 。 子曰:“赐也!尔爱其羊 , 我爱其礼 。 ”
●“告朔饩羊” , 古代的一种制度 , 朔是指每月的第一天 。 周天子于每年秋冬之交向诸侯颁布第二年的历书 , 历书指明来年有无闰月 , 每月的初一是哪一天 , 这就叫“颁告朔” 。 诸侯接受历书后 , 藏于祖庙 。 每逢初一 , 便杀一头羊祭于庙 , 然后回到朝廷听政 。 这种祭庙活动叫“告朔” , 听政叫“视朔”或“听朔” 。
《集注》:“告朔之礼 , 古者天子常以季冬颁来岁十二月之朔于诸侯 , 诸侯受而藏之祖庙 , 月朔则以特羊告庙请而行之 。 饩 , 生牲也 。 鲁自文公始不视朔 , 而有司犹供此羊 , 故子贡欲去之 。 ”
到了孔子时代 , 每月初一 , 鲁国国君不但不会亲自到祖庙“告朔” , 也不会到朝堂去“视朔” , 只是徒然保留了杀一只羊的仪式而已 。 所以子贡认为这只剩一个表面形式了 , 不如干脆连这个形式也去掉算了 , 但孔子却认为 , 虽然这只是一个残存的形式了 , 但有总比没有好 。
“去”是去掉、免除的意思 。
●“尔爱其羊 , 我爱其礼” , “爱”是可惜的意思 。 《集注》:“爱 , 犹惜也 。 子贡盖惜其无实而妄费 , 然礼虽废 , 羊存犹得以识之而可复焉 。 若并去其羊 , 则此礼遂亡矣 。 孔子所以惜之 。 ”
孔子的“惜礼” , 保留一个残存的形式 , 表面看起来毫无意义 , 但其实这是孔子对那个“礼崩乐坏”的社会的最后的抗争 。 如果连这一点残存的形式的没有了 , 那理想中的“礼乐”制度就真的什么也没有了 。
- |蔡襄行书《自书诗卷》附长卷释文
- |书法家?韩德广书法 《运智藏神》
- |《邢窑白釉小壶》唐 中国-雕塑作品欣赏(四百一十四)
- |《山河月明》:秉持“匠人之心”挖掘历史细节
- 贾政|红楼梦:贾政到赵姨娘房里安歇,为何一扇窗户要关2次?
- 初二|初二语文下册:《时间的脚印》课堂笔记
- |大型舞剧《张骞》复排装台工作启动
- |人生处处皆风景——成都作家刘元兵新书《驿站》分享会举行
- 国家大剧院|民族歌剧《运河谣》排练公开课云端呈现
- 文学|何立伟丨时间是小说中的河流——序蔡测海小说集《假装是一棵桃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