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_美食|《尚食》同款 在马来西亚喝一碗“明朝的汤”( 二 )


滕新才介绍 , 大明王朝经50余年休养生息 , 已逐渐走上发展正轨 , 社会财富有了充分的积聚 。 饮食消费具备较好的物质基础 , 皇家饮宴自然不会小家子气 , “中厨办丰膳 , 烹羊宰肥牛”“罇罍溢九醖 , 水陆罗八珍”乃是常事 。
据滕新才研究 , 《尚食》中的绝大多数菜肴都有文献依据 , 包括出自唐代韦巨源“烧尾宴”的凤凰胎、遍地锦装鳖、二十四节气馄饨等 , 以及根据明朝宦官刘若愚《酌中志》记载宫中风俗而还原的食品 , 有包儿饭、百事大吉盒儿、薰虫、芦芽汤、不落夹、丝窝虎眼糖等 。
“在一个虚构的历史故事中 , 暗藏着‘真实’的历史 。 ”这是中国历史研究院古代史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明史学会副会长张金奎对《尚食》的评价 。 张金奎撰文称 , 以永、宣时代为背景带来的另一个难题是当时的社会风气总体上仍强调简朴 , 菜式花样不能过于铺张 。
另外 ,大量当下频繁使用的食材 , 如辣椒、土豆等明朝时还没有传入中国 , 故事创作过程中稍有不慎 , 就可能出现穿越式的笑话 。 细看剧情 , 发现主人公并没有执着于创造新菜式 , 而是着力于膳、食同源 , 弘扬中华饮食文化的核心要素 , 可谓别具匠心 。
马来西亚_美食|《尚食》同款 在马来西亚喝一碗“明朝的汤”
本文图片

古装剧《尚食》拍摄现场 。 受访者供图/《中国新闻》报 发
饮食文化出海 “看到”比“尝到”更高效
正月好饮椒梧酒、吃水点心 , 二月进食黍面枣糕油煎 , 三月吃烧笋鸡、吃凉糕 , 五月喝朱砂、雄黄、菖蒲酒 , 吃粽子 , 吃加蒜过水的温淘面……“剧中展现中国人从正月到十二月的饮食好尚 , 还原有记载可寻的中华美食 , 可以让观众了解中国节日传统、节气习俗的历史与发展 。 ” 谈起《尚食》创作初衷 , 欢娱影视总经理杨乐对《中国新闻》报表示 。
近年来 , 中国着力推动中华饮食文化“走出去” 。 在移动互联时代 , 人们的注意力聚焦在方寸屏幕之间 , “看到”比“尝到”更能显示出文化传播的效力 。
2012年 , 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在国内播出 , 经过网络传播 , 很快成为海外华人的谈资 。 从食材到民俗 , 勾起游子们的思乡情 , “口水往肚里咽 , 眼泪顺脸颊流” 。
去年2月 , 吉尼斯世界纪录发文宣布 , 网红博主李子柒以1410万订阅量再次刷新“YouTube中文频道最多订阅量”的吉尼斯世界纪录 。
在李子柒的视频中 , 中国传统美食文化一直都是主线 , 用时间跨度极大的镜头记录春耕夏种、秋收冬藏 , 三时三餐、四季流转的农家生活 , 一幅田园牧歌的美好画卷徐徐展开 , 收获了大量西方受众的赞誉 。 “这些案例都显示出中国美食文化是优秀的 , 有底气的 , 是有极为强大的生命力的 。 ”杨乐说 。
【马来西亚_美食|《尚食》同款 在马来西亚喝一碗“明朝的汤”】《尚食》在海外众多市场落地播出 , 收获了不错的口碑 , 吸引了近90家海外媒体报道 。 对于剧集海外热播 , 杨乐表示:“我们也希望通过这部纯粹的美食剧 , 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 , 实现中国传统美食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高效广泛输出 , 向全世界展现一个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中华文明古国的魅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