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星堆遗址4号坑出土的长宽约3.8×3.1毫米的丝绸残留物 , 是三星堆新一轮祭祀坑考古发掘最令人兴奋的新发现之一 。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文物保护中心馆员郭建波曾告诉红星新闻采访人员 , 不仅在4号坑中有了考古上的新发现 , 还在此前的1、2号坑中的青铜器以及其他残件上发现了丝绸残留物 , 随后在3、4、6、7、8号坑中也发现了丝绸残留的痕迹 。 这映射出 , 在三星堆时期 , 丝绸普遍存在 。
三星堆遗址的丝绸是如何发现的?都有哪些品种的丝绸?这些发现意味着什么?在成都博物馆“云想衣裳——丝绸之路服饰文化特展”热展期间 , 中国丝绸博物馆副馆长、纺织品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主任周旸 , 带来了一场题为《解密三星堆丝绸:发现及意义》的讲座 , 解锁深埋千年的三星堆丝绸密码 。
本文图片
“云想衣裳——丝绸之路服饰文化特展”
将化学与考古学交叉结合 ,
解决三星堆丝绸考古35年空白
当我们判断丝绸制品时 , 会通过触摸、观看来辨别 。 但经历千年 , 已经化作尘土 , 或被燃烧成灰烬的丝绸要如何发现?
【|有绢又有绮,中国丝绸博物馆副馆长解密三星堆丝绸的发现及意义】周旸说 , 丝绸属于蛋白质 , 在埋藏过程中极易降解 , 而三星堆出土文物大多有烧灼痕迹 。 丝绸残留物和坑内的灰烬、泥土、各种器物混杂在一起 , 给寻找丝绸带来了巨大挑战 。 据她介绍 , 过去十年 , 中国丝绸博物馆和浙江理工大学、浙江大学通力合作 , 研发了基于免疫学原理的丝绸微痕检测技术 , 这种技术在考古现场发挥出敏感、特异、便捷的优势 。 “我最高兴的事就是将化学与考古学交叉结合 , 解决了三星堆丝绸考古35年来的空白 。 ”
据了解 , 免疫学原理的精髓就是抗原抗体反应 , 这种反应具有一定优势 , 适用于考古现场的信息提取 。 利用该技术 , 在三星堆1至8号祭祀坑中均发现大量丝绸残留物或丝绸印痕 , 其中样本包括青铜人头像、兽面具、铜眼泡、青铜尊、青铜蛇等器物 , 以及坑内的灰烬和泥土 。
此次在三星堆祭祀坑中发现丝绸 , 有赖于科学认知方法和技术的巨大进步 。 随着多学科团队的协作 , 三星堆祭祀坑有机质残留物的研究已经从肉眼可见的器物层面 , 延伸到了肉眼不可见的分子层面 , 极大提升了考古现场信息提取水平 。
本文图片
发现丝绸印痕的1、2号坑出土青铜器
纺织品变成矿化印痕 ,
品种包含绢、绮和编织物
据周旸介绍 , 因为青铜器在埋藏过程中 , 不断释放铜离子 , 可以在周边土壤中营造抑菌微环境 , 有利于丝绸等有机材质文物的保存 。 所以 , 商代的纺织品大多附着在青铜器上 , 并逐渐成为青铜器表面的矿化印痕 。
在三星堆祭祀坑中出土青铜器表面也保留了大量矿化丝绸印痕 , 相关专家对其进行形貌观察可以看到 , 丝绸品种有绢、绮和编织物 。
其中 , 绢的发现是通过部分三星堆出土青铜器上保留有平纹织物 , 经过测试 , 发现材质为丝 , 平纹类织物中的丝织品可以通称为绢 。 而绮 , 即“织素为文” , 是平纹地起经浮花的提花织物 , 以不同浮长的经线反射光线的能力不同 , 形成暗花图案 , 属于较高档的丝织品 。 在2号坑出土的铜眼泡上有发现绮 。 此外 , 在2号坑出土的青铜蛇的背部 , 发现了多层织物 , 其中最外层为斜编织物 。
- |令梁羽生一炮而红的试水之作,虽然看起来一般,却具有划时代意义
- 翡翠|翡翠的色彩非常丰富,看色也有一些窍门,对价值也有不同影响
- 招聘|国家又要发钱啦!这5项补贴最高可获得50000元,看看有你吗?
- 新农合|农村出现8大“人才”,涉及每个村,你们村不知道有没有哦?
- 考试|大专毕业生,所学的专业是医学,现在待业在家,有什么出路吗?
- 靳东|网传《纵有疾风起》将播,靳东宋佳重磅联手,两大卫视拿到王炸
- 文职|军队文职,需签合同,有必要
- |晚春钓鱼有秘诀,这3处才是“主流藏鱼地”,怎么钓都上鱼!
- |西安市慈善会:疫情无情人有情 笔墨丹青致英雄
- |没有你的清秋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