沾衣欲湿杏花雨 , 吹面不寒杨柳风 。 春天是古往今来无数文人雅客笔下的宠儿 。 古代的画家们妙手丹青 , 笔下春风 , 创作出一幅幅美不胜收的画作 , 将五彩缤纷、生机盎然的春天呈献在人们面前 。
本文图片
清代·李鱓《桃花柳燕图》
【01】鸟 语 花 香
清代画家李鱓的《桃花柳燕图》 , 画面上一株柳树从右下方横空出世 , 枝干劲健挺拔 , 其上垂下众多枝条 , 柳叶葱绿青翠 , 显示出勃勃生机 。 柳树后面生发出几枝桃树 , 红花、白花竞相盛开 , 芬芳烂漫、妩媚鲜丽 , 淡绿的树叶映衬花间 。 桃树枝干以褐色设色 , 与墨色的柳树枝干相映成趣 。 桃柳之间 , 四只早春暖燕 , 或展翅飞翔 , 或静立树枝 , 或欲俯冲而下 , 或吱吱啾啾 , 神态各异 , 栩栩如生 , 活泼可爱 。
整幅画作和谐明朗 , 笔墨工致 , 描绘了桃红柳绿、燕子嬉春之景象 , 生动地传递了春天的气息 , 暖意融融 。 正如宋代诗人杨简诗云:“桃红柳绿簇春华 , 燕语莺啼尽日佳 。 ”燕子是春天的象征 , 燕子也为春天带来了热闹和诗意 , 古代诗人们以吟诵燕子来赞美春天 。 杜甫曰:“湖南为客动经春 , 燕子衔泥两度新 。 ”苏轼云:“燕子飞时 , 绿水人家绕 。 枝上柳绵吹又少 , 天涯何处无芳草!”南宋文人王炎《社日》曰:“日暖泥融燕子飞 , 海棠深浅注胭脂 。 一杯社日治聋酒 , 报答春光烂漫时 。 ”
本文图片
明代·边景昭《春禽花木图》
明代画家边景昭的《春禽花木图》描绘的是春天野外山林景象 。 画面的右下角横卧一巨大山石 , 其间修竹丛生 , 竹叶纷披 , 嫩笋破土而出 。 画面右侧数棵杏树和李树盘曲上伸 , 耸出画外 , 杏花、李花竞相绽放 , 争奇斗艳 。 正如北宋诗人宋祁《玉楼春》所云:“绿杨烟外晓寒轻 , 红杏枝头春意闹 。 ”几只山喜鹊和鹇鸟分别栖止于树枝和坡石间 , 或跳踯 , 或鼓噪 , 或饮啄 , 或梳羽 , 或顾盼 , 仰俯反侧 , 相互呼应顾盼 , 各尽其态 。
【画家|桃红柳绿簇春华,古人的笔下春风】整个画面气氛热闹欢快 , 情态生动妙趣 , 色彩妍丽明洁 , 展现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景 。 全图工写结合 , 刚柔相间 , 在花鸟画技法上有所创新 , 禽鸟勾勒精细 , 工笔重彩 , 笔致柔和 , 注重刻画禽鸟的形神特征及娇笑飞鸣之态 。
本文图片
明代·仇英《春游晚归图》
【02】 踏 青 拾 翠
明代画家仇英的《春游晚归图》没有刻意正面渲染踏青的喧闹场景 , 而是选择“归来晚”这一细节来表达春游的兴致之高 , 甚至忘了归程 , 可谓构思巧妙 。 苏轼云:“踏青游 , 拾翠惜 。 ”
踏青春游习俗在我国由来已久 , 它是人们向往自然、寄情山水的一种方式 。 先秦时就已有之 , 唐朝时成为一种时尚 。 杜甫有“江边踏青罢 , 回首见旌旗”的诗句;孟浩然有“岁岁春草生 , 踏青二三月”的吟诵;白居易甚至说“逢春不游乐 , 但恐是痴人” 。 宋代踏青之俗更盛 。 北宋程颢的《郊行即事》描写了人们尽情游赏踏青的情景:“芳原绿野恣行时 , 春入遥山碧四围 。 兴逐乱红穿柳巷 , 困临流水坐苔矶 。 莫辞盏酒十分劝 , 只恐风花一片飞 。 况是清明好天气 , 不妨游衍莫忘归 。 ”
- |画家秦子惠|宁静淡雅、抒情唯美《鸿玉书声》都市头条
- |网红画家为何能走向世界?其实除了画技,更多的是时代选择的需要
- |【弘扬传统文化】放下锄头拿起画笔 农民书画家的艺术梦
- |【中英双语】画家李劲堃:大事精于细作
- 春姑娘|不一样的花朵——“星星画语”优秀小画家推介丨可玉
- |“艺”起战疫|海上书画家与民众心情互动,蔬菜题材全新呈现
- |厦门画家张宏:画出心中的“万花筒”
- |韩国女画家用30年,描绘不起眼的街头商店,画作引人共鸣
- 色彩|厦门画家张宏:画出心中的“万花筒”
- 吕传康|执笔绘高作 画品映修行——著名画家吕传康作品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