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排除了一切多余的颜色,却画出了读者心头的“颤动”时刻( 三 )


让我们翻到《白雪晶晶》正文画面的第一页 , 在这个大跨页里:
“邮差说 , 看起来会下雪;
农夫说 , 闻起来会下雪;
警察说 , 感觉着会下雪;
警察的妻子说 , 大脚趾有点疼 , 这通常意味着快下雪了 。 ”
然后 , 画者通过平行蒙太奇的方式将不同空间(亦有可能并非完全同一时刻)的人们在大雪前后的生活与感受放入同一个画面中作“震颤的叠加” , 为读者谱写这一事件中“大地上的震颤复调曲” 。
与绘画冷暖对比用色的技巧相通 , 当好友回答你喜欢冬天的原因是“可以吃火锅”(言下之意是夏天的火锅不算“真”火锅) , 当我们发现朱自清写的幼时冬日与家人围坐吃白水滚豆腐特别有即视感、而叶圣陶思念的故乡的莼菜必得是春天刚捞上来搁在船舱中晃悠悠尖嫩嫩的鲜芽 , 诸如此类偏要到暖中求冷、冷中求暖的“没事找事” , 其中包含的都是只有人类才懂得的滋味 。 这种“无所谓之事”正是下文要说到的成就作品艺术生命力的关节 。
这是一种微光和颤栗 。
好的写作者与画者一样善于捕捉它们 。 所谓“雪月花时最忆君” , 文字魔术师们一样非常偏爱下雪时节 , 我们会发现不独是中国诗人、美国的绘本作家 , 东洋和西欧的作家们在大雪中所寻觅的事物亦如此相似 。
日本的北原白秋写“烨烨耀眼煤气灯 , 我观街上暴风雪 。 ”南方诗人来到北方第一次见到暴风雪 , 注意力却有一半在煤气灯的闪耀光明上 。 这也正是《白雪晶晶》风雪之中以明黄色块状拟一座座人间小屋灯光流泻温情荡漾的妙处 , 不必解说读者就自然感受到其中暖意 。
|它排除了一切多余的颜色,却画出了读者心头的“颤动”时刻
本文图片

风雪中的暖意 。
又如清少纳言的《枕草子》开篇即写只有下了大雪而后人们开始传发火炭、放入炭盆时才有了“冬季的意思” , 这之后又写:
“雪下了很大 , 积得很深的傍晚 , 在廊下近边 , 同了两三个意气相投的人 , 围绕着火盆说话 。 其时天已暗了 , 室内却也不点灯 , 只靠了外面的雪光 , 〔隔着帘子〕照见全是雪白的 , 用火筷画着灰消遣 , 互相讲说那些可感动的和有风趣的事情 , 觉得是很有意思 。 ”
回首看《白雪晶晶》里这一节“警察的脚被雪水打湿 , 必须泡在一盆滚烫的热水里 。 妻子把芥末膏贴在他的胸口上 , 这样他就不会感冒” , 辅以灰白之中一片红砖小屋黄裙爱人的暖光 , 这种令人头皮微微酥麻的惬意何其相似呢 。
东洋文学极善于捕捉这种微光与颤栗——白秋的暴风雪下煤气灯 , 前田普罗的遥远山尖白雪微光(“奥白根山多巍峨 , 耀眼皑皑彼世雪”) , 自不必多说;而和歌集《小仓百人一首》的第十五首 , 光孝天皇(时为时康亲王)的和歌写雪地为爱人采药“原上采春芽 , 只为献君尝 。 犹见白双袖 , 飘飘大雪扬”(恰如歌集配图中源义仲爱姬雪夜策马义奔愿与爱人共同战死的典故)中那翻飞的和服大袖在大雪中如此显眼 , 并非和服色白胜雪 , 实在是情人孤勇决绝的身影跳跃在心尖而已 , 这与美国作家阿尔文·崔塞特《白雪晶晶》之中妻子的贴心敷药、床前细致的照顾和雪初融后在园中伏地挖泥寻找春之嫩芽 , 皆是对寒冬与死亡寂灭的阴影中爱之微光的注目与赞美 。
|它排除了一切多余的颜色,却画出了读者心头的“颤动”时刻
本文图片

《小仓百人一首》原指日本镰仓时代歌人藤原定家私撰的和歌集 。 藤原定家挑选了直至《新古今和歌集》时期100位歌人的各一首作品 , 汇编成集 , 因而得名 。 图为光孝天皇和歌搭配的浮世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