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16日世界粮食日小史( 二 )


1963年的“第三次世界粮食调查”,以1957-1959年的80个国家为对象,得出的结论是:发展中国家60%的人口处于营养不良状态 。
1977年的“第四次世界粮食调查”,统计分析了1972-1974年的数据,调查范围扩大到162个国家 。结论是:全世界有4.55亿人处于营养不良状态 , 发展中国家人口的四分之一都属于这个范围,尤其是妇女和儿童的营养不良更加严重 。
1986年的“第五次世界粮食调查”,结果是:112个发展中国家(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除外)1979-1981年有3.35-4.49亿人口处于营养不良状态 。
联合国人口活动基金组织80年代初宣称:当时世界谷物产量可以养活60亿人口 。但就在同一时期,全世界人口只有45亿左右,可是却有4. 5亿人挨饿 。1995年,世界人口增长到57亿,挨饿人口数字增加到10亿之多 。
1972年,由于连续两年气候异常造成的世界性粮食歉收 , 加上前苏联大量抢购谷物,出现了世界性粮食危机,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于1973年和1974年,相继召开了第一次和第二次粮食会议 , 以唤起世界、特别是第三世界注意粮食及农业生产问题 。但是,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世界粮食形势反而更趋严重 。据当时预测 , 在80年代世界粮食仍将趋向短缺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大会关于“世界粮食日”的决议,正是在世界粮食供求矛盾日趋尖锐的背景下作出的 。
在我们居住的地球上,不仅动植物,而且农作物的品种也在日益减少 。古代先农们种植过多达数千种的农作物,而现在只有大约150种被广泛种植 , 成为人们主要的食物来源 。其中,玉米、小麦、水稻约占60%,而大多数其它农作物品种已处于灭绝的边缘 。
随着农作物品种日趋单一和世界人口爆炸性增长,全世界粮食供应正变得日益脆弱 。目前世界人口正以每年9100万的速度增长,地球提供给人们粮食还能维持多久,许多人正以焦虑的心情在进行着研究 。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粮食问题仍然是国民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 。因此,开展爱粮节粮、反对浪费宣传教育活动,是事关国计民生、社会稳定的大事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 为推动建设节约型社会,我们每一位市民要树立“节约粮食光荣,浪费粮食可耻”的观念,自觉从如今做起 , 从自身做起,节约每粒粮食 , 抵制和反对浪费粮食的行为,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风尚 。
四、粮食相关的知识
1、认识五谷杂粮
粮食是指烹饪食品中,作为主食的各种植物种子的总称,也可概括称为“谷物” 。粮食基本是属于禾本科植物,所含营养物质主要为糖类(淀粉) , 其次是蛋白质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对“粮食”概念的界定:“粮食”就是指谷物,包括麦类、粗粮和稻谷类三大类 。其中,麦类包括小麦、大麦、皮麦、青稞(元麦)、黑麦和燕麦(筱麦);粗粮类包括玉米、高粱、荞麦、粟(谷子、小米)和黍(糜子);稻类(大米)包括粳稻、籼稻、糯稻、陆稻(旱稻)和深水稻;此外还有作为补充主食用的粮食作物:小豆、绿豆、木薯、番薯(红薯、白薯)、马铃薯(土豆) 。
【2022年10月16日世界粮食日小史】而我们通常所说的五谷杂粮,是指稻谷、麦子、大豆、玉米、薯类,我们习惯将米和面粉以外的粮食称作杂粮 , 所以“五谷杂粮”也泛指粮食作物 。

2022年10月16日世界粮食日小史

文章插图
稻谷
稻谷即水稻,就是我们常吃的大米,是“五谷之首” 。大米可以很好地补中益气 , 起到养脾健胃和滋阴润肺的良好作用 。